小時候覺得,一個有福氣的人,必是擁有錦衣玉食的生活,相貌出眾,才華絕頂的人;
經過了世事才發覺,真正有福氣的人,不是看外在的優越條件,而是看內在的涵養和智慧;
因為錢財可以一夜失去,相貌會隨著時間而變得衰老不堪,才華出眾的人可能「慧極必傷」;
唯有內心的胸襟,能影響一個人的福氣和生活的品質。
有些人,看起來稀松平常,其實是大智若愚,后福無窮;
有些人,看起來風光靚麗,實則身上蘊藏著危機,即將大難臨頭;
一般來講,有這三個表現的人往往是有福之人,不要后知后覺,發現太晚。
經歷過生活的殘酷和挫折,依然積極生活
一個人真正的福氣,不在天然已得的優越環境,也不在好運幫助下的順勢而為;
而在于他經歷了不公平和波折,看清了人世的險惡,領悟到了生活的本質,依然積極生活;
就像羅曼羅蘭說的: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在向理想的天梯攀爬的過程中,有的人落后了,有的人遭難了,有的人幸運地向上走了;
但一切只是暫時的,命運無形的手,讓我們無法預料接下來要發生的事;
而經歷了挫折和殘酷,依然能選擇積極面對生活的人,就像身體里,已經有了對抗苦難的「免疫能力」,別人也許一個風吹草動,就屈服了,而他卻屹立不倒,還在平靜中積蓄著力量,待時而動;
這樣的人,是有福氣之人。
消減不必要的欲望
著名經濟學家保羅.薩謬爾森提出了一個公式:幸福感=財富÷欲望 ;
有網友曾調侃說:人,說白了,就是一百多斤的肉和一堆觀念的集合體;
雖是玩笑,卻話糙理不糙;
生活本來沒有什麼意義,一切的所謂意義,都是我們人為加上去的;
「年薪百萬才叫有本事,在社會上有名望有地位,才叫出人頭地,結婚生子才叫人生圓滿;」
這些「邏輯」,都是那些欲求不滿,或是別有用心的人,刻意加上去的「道理」;
并沒有科學的驗證,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指導意義。
其實,人只要積極地活著,這本身就是意義;
其他的外物,不少是擾我們心神,亂我們心智的東西。
人得不到就痛苦,得到了就滿足;
那麼,學會理性地消減不必要的欲望,成了當務之急;
如果能看清自己,認清社會,就會為自己尋得一席之地,不做過多的奢望,平靜滿足地生活,這其實就是幸福本身。
遠離爛人爛事兒
鄭執在《生吞》中說:
人生和世事大抵如此,靠近了,都不壯觀。
即便一個人品端正,性格豁達的人,我們接觸久了,也會產生摩擦和不愉快,更何況是那些極端自私,貪婪勢利,狡詐陰險,善妒刻薄的人呢?
成年人的智慧,在于學會篩選合適的人,進入自己的社交圈子;
而最好的遇見,就是自己在積極圓夢的過程中,恰巧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
人生,真的不是認識的人多,朋友多,就一定會快樂和幸福;
知己兩三已足矣;
與其被一些爛人爛事兒,折磨和耽誤,不如干脆遠離他們,因為拒絕與他們來往,不管閑事兒,本身就讓禍患遠離了自己;
一個有福氣的人,不外乎是懂得約束自己的言行,努力追求心中理想的人。愿我們遇事常往內心尋,減少外在的誘惑和干擾;
如此,你就是一個有福之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