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這樣一句話:「中年,是一段兵荒馬亂的歲月。」
的確,步入中年之后,我們常常感覺到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
不僅是身體上的疲累,更多是心累。似乎自己被繁雜的外界所綁架,再也騰不出一丁點的時間和空間,讓自己過得舒心愜意。
于是,不得不思考,人生該怎樣刪繁就簡,以下幾件事,或許做的越少,幸福感就會越多。
01
被海量信息掏空了精氣神。
有人形容自家老公:回家往沙發一趟,就是刷手機。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別的事情了。
而作為一個既要上得廳堂,又要下得廚房的職業女性,勞累一天的最大渴望,也就是躺下來,刷手機。
當一個人被手機中的海量信息掌控了時,再多的閑暇時間,都會被擠占挪用,再好的精氣神都會被掏空。
人到五十,有人自覺已經到了職業的天花板了,再怎麼努力,也不會有升職加薪的機會了,與其拼命苦干,不如將就著不出差錯就行。還有人覺得,之前的時間傾注在孩子身上,現在是時候好好犒勞自己一下了。
沉溺在海量信息中,情緒跟隨著小視訊或圖文消息,在極短的時間內體會到人世間的喜怒哀樂,那種不用自己思考,全然地充當看客的無所事事,如同一劑靈丹妙藥,能讓自己得到短暫的放松。
可是,網絡上也出現過這樣的消息:全職帶娃寶媽,熬夜刷手機,導致猝死。
是呀,千萬別妄想自己能夠在「手機成癮」之后,能果斷地放下。最寶貴的時間,在不經意流逝,最寶貴的生命,也會隨著無節制地被海量信息所吸引,而快速干枯。
想要擺脫精神上的空虛,并不能靠著碎片化的東西來支撐。遠離一方小小的屏幕帶來的短暫愉悅,拿起書本,讓自己在一行行的文字中平靜下來,人生才能舒緩且從容。
02
別被無底洞的欲望掏空了家底。
人生,因為有了欲望,才有動力。但若是貪得無厭,則會跌落無底深淵。
鑿壁借光的故事,一直是老師教育學生刻苦學習的好教材,但是事實上,匡衡卻辜負了世人對他的期望。
匡衡憑借憑著努力和刻苦,終于步入仕途,又因為擅長奉承,深得皇帝歡心。雖然他才華平平,卻因為吹捧得當,一再被提拔重用,官至大丞相。
按理說,匡衡應當感恩戴德,盡忠盡責。可他卻仗著權勢地位,大肆斂財,還巧立名目,侵占了皇室的「公田」,最后,皇帝忍無可忍,將他罷免,削為平民。
就此,一個勵志人物,倒在了自己無盡的貪欲上。
人生在世,為了生存,誰都免不了要陷入爭名逐利的旋渦,只有懂得適可而止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威可林曾說:「人生是海,金錢是船夫,如無船夫,渡世為艱。」
年過五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關鍵時期,千萬不要挖空心思去「發橫財」,老老實實地將靠勞動賺錢,不追求奢侈,也不攀比,才能將平淡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有剩有余。
03
別被無原則的包容拖垮了人生。
越是經歷得多,包容性也就越大,甚至一再降低為人處世的底線,只為讓自己看起來,不再是個「愣頭青」,是個十足的成熟穩重的人。
因此,愈加變得「好說話」。
對于同事之間,那些偷工減料,那些上班摸魚,分明與自己對工作的嚴謹認真大相徑庭,但也漸漸習慣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求明哲保身。
對于親戚朋友,那些明面上和氣,暗地里各種比較,各種算計,只當是說說而已,并不放在心上,大不了選擇自己吃虧,甘心情愿當「冤大頭」。
對于工作上可有可無的應酬,明明自己可有找理由找借口推脫,卻礙于面子,常常打腫臉充胖子,讓自己很是疲憊。
看似是越來越能與周圍的所有人「打成一片」,也被越來越多的人點贊,但只有自己心里清楚,這條路,情非得已。
那些看不慣的人,看不慣的事,如同鉆進鞋底的鋒利的砂石,一點點磨破了皮膚,還會滲出血跡,最后成為無法愈合的傷口。
最后,我們分裂成了兩個人,一個戴著虛偽的面具,與整個世界虛以委蛇;一個是本真的自我,渴盼一切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走。
但很多時候,我們選擇了無原則地包容,一再降低自己為人處世的底線。到最后,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余秋雨先生說:「在人際交往上,經常減肥排毒,才能輕松地走以后的路。」
是呀,何必再為難自己呢?當知心朋友越來越少,當無效的社交嚴重影響自己的心情,何不灑脫一點,做個善于獨處的人呢。
04
結束語:
人生,總是一路艱辛,一路前行。
年過五十,想要活得瀟灑自如,就要學會給自己做減法了。
遠離那些鬧心的人,遠離那些糟心的事,只關注自己所愛的人,只遵循內心的追求,一切才會慢慢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