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的阿姨坦言:人到晚年,你終究會明白,孤獨才是人生的真相

li李 2022/10/04 檢舉 我要評論

莊子說:「獨來獨往,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活得孤獨是人生常態,享受孤獨是余生姿態。孤獨,讓人學會了思考,更讓我們享受人生真相。

生活里,很多人特別討厭孤獨,覺得孤獨就是沒人緣,不合群的代名詞。似乎孤獨的人很可恥也可怕,尤其是看到一個人獨來獨往,覺得人家的人生了無生趣,孤獨到家。

其實,我們從小就接受要跟小朋友合群,長大了也要跟同事和睦相處,等到退休了,還要求自己去尋找志趣相投的人融進集體里,這樣才會有「人氣」。

當我們活到了一定年歲的時候,才發現,孤獨才是人生真相,合不合群無所謂,沒人在乎你的來去;有沒有人緣也沒有關系,余生的路上我們注定是孤獨的旅行者。

社區里72歲的秦阿姨直言:人生在世,草木一秋,合不合群又如何,孤獨又如何,人到晚年,你終究會發現, 曾經追求的繁華不過是暫時的,曾經的精彩也不過如云煙,唯有享受到孤獨的深意,才真正明白了人生真相。

傾訴人:72歲的秦阿姨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楊絳先生曾說過: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我今年72歲了,早已退休22年了,如今越來越喜歡享受孤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獨處」。

年輕時的我,喜歡把日子過得繁華似錦,在人群里活得亮麗些,活得出眾些,似乎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年輕的美好和精彩。

人到中年的時候,我喜歡把日子過得詩意遠方,感覺生活有些儀式感才配得上女人的優雅,覺得被身邊的姐妹羨慕著,才算是活得出彩。

在乎子女對我的看法,在乎身邊人對自己的評價,寧愿自己受些委屈,也不愿意說出心地不公平, 覺得只要得到別人的認可,我的人生才算是成功。

等到退休后,慢慢地才體會到魯迅的那幾句話:「 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我只是覺得他們吵鬧」。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不一樣的,誰也替代不了誰難過,快樂,唯有自我消化。

曾經的歡笑對于我來說是那般的刺耳,曾經夢想的生活不過是一番作秀,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你的歡樂在別人眼里是顯擺,你的痛苦在別人心中是矯情,唯有孤獨地享受著自己的歡喜和悲傷,才能夠真正體會到生命的精彩和人生的真相。

那就是:活好自己,活在當下。不必為兒孫發愁他們未來的日子,也不必為自己晚年的生活擔憂, 活好自己的生活,享受當下的歡愉,即使孤獨也是一種美。

年歲越大,越不想跟人打交道

林語堂曾說過: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配角。

隨著退休后的時日增長,越來越不想跟人打交道,覺得太累了。既要照顧到別人的情緒,還要給自己安慰,不要被別人的壞情緒干擾,過好自己才是最好的余生。

生活里,總有人喜歡在人群里掐尖,自稱「江湖老大」,替你做各種主。一如大家要統一服飾跳舞,還要統一襪子和頭飾,如果有人有意見,那就是「造反」會被人群孤立起來。

年歲越大,越覺得人群里太亂,既不想得罪這個,又不想招惹那個,那只有享受孤獨時光里的獨處, 一個人的茶香也寧靜,一個人的太極也唯美,一個人的旅行也瀟灑。

楊絳曾說:惟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而不是 面對觀眾的藝術表演。

歷經歲月里各種新聞多了,見多不怪是常事,覺得那些爾虞我詐的算計,不過是短暫的爽快,真正的人生是 孤獨地享受自我的老去,而不是在人群里尋找自己的存在感

樓下的張姐是社區里有名的「全能通」,誰有事情找她,她都會熱情主動地幫助,然而,人有三災八難的時候,張姐病了,以為病房里會有水泄不通的人來看望她,誰知,除了居委會的人,沒人去看她,別人覺得她的熱情不過是她作為社區志愿者應該做的,沒啥值得感謝,也沒有必要拿出來說自己的好。

人性就是這樣,幫扶了別人就別求回報,否則就是利益交換,誰也別說誰偉大,無私,奉獻。 只求利益交換的人際關系,大多數都是帶著面具交往,累心又勞神,何不瀟灑地孤獨享受生活的快樂呢!

72歲的我,越來越喜歡一個人打拳,有人主動找到我學拳,我都會告訴他,廣場上有隊伍一起練習,有人免費教拳,可以去那里學練。不是我不想教拳,是真的受過傷害,你以為你認真無私地教了別人,別人就會感謝你的付出;然而,實際上是別人學到了更多的時候,會在外面說你打得「狗屁不是」,挖苦一番,還要譏笑你的不合群,沒人緣。

所以, 現在年歲越老,越不愿意跟人打交道了,我既沒有別人的算計,又沒有別人的心機,傻實在的人最容易被人利用,還會主動幫人數錢,不如自己一個人享受孤獨的獨處時光!

人到晚年終會明白,孤獨才是人生真相

心理學家李玫瑾曾說過:即使不那麼老,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不喜歡跟別人打交道,不愿意成為被人期待或打擾的人, 孤獨,在我來看并不是真相,是走向人生巔峰的路徑。

學會獨處,享受孤獨是一種能力。人到晚年終會明白, 走過漫漫人生,孤獨才是人生真相。那些在孤獨中享受的人,往往都能成就自己的人生。

陳子昂在萬般孤獨中寫下了: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李白在苦悶憂郁的孤獨里寫下了: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馬致遠在追夢的路途里寫下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人到晚年終會明白: 遍歷人生,孤獨才是人生真相,人只有享受過真正的孤獨,方能出眾。

看看身邊有特色的人,哪一個會在人群里嘰嘰喳喳的沒完沒了,那些有能力,又有作為的老人,哪一個不是在孤獨里享受獨處時的美好,在孤獨里完成人生的夢想。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