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王安石曾用「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來形容迎接新年的喜悅。
時間消逝得可真快,轉眼間已經進入了臘月,年味越來越重,在外工作的親人們也都陸陸續續地回到老家過年。
走親訪友,是春節期間必不可少的一件事,走親訪友中含有很大的學問。
朋友相聚的時光,讓人覺得很歡樂。
這也許就是陳子昂說的「兄弟敦和睦,朋友篤信誠。」
但是,串門時,要注意分清客套話和真心話,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把握分寸感,關系能經營得更加和睦和長久。
春節期間,走親訪友,聽到這些客套話,別全信。
02、客套話:略備小菜,不要介意
春節期間,去親朋好友家,他們總會謙虛地表達著「略備小菜,不要介意」的客套話。
其實,內心的真心話是: 「歡迎歡迎,我招待是花了心思的,不虧待你。」
當親戚說客套話時,記住保持禮儀,備點小禮。彼此之間,有來有往,氣氛會更加熱鬧。
《都挺好》時期,明玉有一次去了美國,拜訪了哥哥。
明玉和嫂子的見面不多,那次見面,卻讓她感受到了無比溫馨的家庭氛圍。嫂子為明玉的到來,準備了豐盛的飯菜。
明玉也回禮了侄女一個昂貴的「小禮物」,讓嫂子感覺到明玉格外通情理。
家人之間不見外,互相關照也不讓彼此吃虧,這樣的有來有往,都不會被彼此虧待。
春節期間親朋好友說的客套話,也都會對應著一句真心話。
對方說「略備小菜」,其實可能為其準備了一上午,但是,又怕對你招待不周。
所以,去朋友家,登門時準備禮品,偶爾幫助主人家洗洗菜或幫助主人炒菜,熱情與主人家聊天。這樣的相處氛圍,享受有余,尊敬也夠。
在最后走的時候,要感謝對方的盛情招待,表示在他家,吃得好,玩得開心,彼此之間的關系會很快拉近。
03、客套話:多住幾天,好好敘舊
親朋好友們如果用客套話「多住幾天,好好敘舊」開場,其實他的真心話是:新的一年,多聯系,多真切關心,關系才更持久。
來得時間匆匆,走得急急忙忙,總會有一些感嘆,親朋好友,相聚一堂,太難了。
人生在世,你會發現,長時間不聯系的朋友和親戚,也已經生疏。
彼此之間的聯絡,各自很珍惜,情意也依然在心間。只是,感情還夾雜著幾分疏離。如若,過分打擾朋友,長期在親戚家久住,也是一種有失分寸的做法。
在離開對方家時,他們說讓你多住幾天,或許是半真半假,畢竟大家都還有朋友要招待。
如若,彼此之間關系已經疏遠,對方很難接受一個人在他家蹭吃蹭喝好幾天。
最體面的做法,是向主人表達謝意,然后說著常聯系的不舍話語離開便可。
如若,關系十分要好,短住兩三天,便好。
關系的遠近,不靠幾天相聚,就能改變。而是,要在平日里,多關心對方,如此,感情才能得以維系好。
04、客套話:別客氣哈,隨意點
走親訪友,就是一個充分了解親戚的過程,彼此都說些開心的事情,表達著當下所知道的喜悅,彼此都會很開心。
在拜訪親朋的路上,如果他們表達客氣地說著「隨意點,別客氣」,其實他的真心話是:別拘謹,就當是自己的家。
但是,不要隨便過頭,失去了分寸。
對方說這句話時,多半是第一次來,或者是太久沒到訪他的家里。
這時可以先向對方表達謝意,之后再按照老幼程度,依次向對方家里的人打招呼。
如果在親朋好友家過于隨意,對他人的東西隨意拿動,或者打聽隱私,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也會降低他內心對你的印象。
三毛曾說:「知交零落實是人生常態,能夠偶爾話起,而心中仍然溫柔,就是好朋友。」
去朋友家保持三分隨意,七分嚴謹,以及保持一定的禮節,給自己設定一個不過頭的分寸,春節的相聚,一定會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好印象。
05、寄語
時間,就像握在手中的水,無論是張開手掌,還是緊握拳頭,它都會悄悄地流淌干凈。
蘇軾在《守歲》中說過:「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春節期間,讓自己的時間過得有意義,可以選擇性拜訪,感恩親戚的付出,且保持禮尚往來,才真正是交心。
學會感恩,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懂得感恩的人,能看得見別人的付出。
親朋好友的款待需要一份感激之心,畢竟他們要提前一天準備食材、茶水等。
在臨走之前可對主人的款待道一句謝謝,也許就是你的這一句謝謝,對方一天的疲憊就會煙消云散。
用真誠澆灌友誼,用感激澆筑親情,這一份份交情,會在新的一年,開出美艷的花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