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羅曼·羅蘭說:「有了兄弟姐妹,生活才能顯出它全部的價值;一個人活著是為了兄弟姐妹;持續保持自我性命的完整,不受時刻侵蝕,也是為了兄弟姐妹。」
人生路上,有兄弟姐妹的相伴,一起成長,是熱鬧的,更是多彩的。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兄弟姐妹之間的思想不再單純,彼此之間沒有了之前的團結,總想把更多的利益攬入自己懷中。為了錢財,甚至丟掉了良心。
父母在時,能平衡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可是,父母走了后,兄弟姐妹之間似乎就沒有了凝聚力,各自為陣。
最后,隨著年齡的增大,父母走后,漸漸發現,有些兄弟姐妹,不如外人。
02、兄弟姐妹,因為利益算計,最寒心
錢,能試探出人心。在兄弟姐妹之間,亦是如此。
當兄弟姐妹之間,為了利益而算計彼此時,親情也就會瓦解了。
《知否》中的王若弗和康姨媽是親姐妹,兩個人分別嫁入不同的人家,保持著關系往來。
可康姨媽心思深沉,表面上說為了妹妹好,教她毒害婆母,助其解脫,其實是想抓住妹妹的把柄,把妹妹一家人都控制在手心里,為她所用。
王若弗沒有那麼多心機,直到此事敗露,姐姐把所有罪責都推到她身上,母親也不向著她說話,才知道所謂親戚,比豺狼虎豹還要兇狠。
以前,她對姐姐的話深信不疑,幫姐姐做事也不遺余力。直到自己被算計,她才知道,自己最親近的人,不過是把她當成了可利用的工具,沒有半點親情可言。
父母走后,兄弟姐妹之間,各自有了家庭,有了自己要維護的家庭利益。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寫道:「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并不在于把親戚二字看得美好而重要。」
如果兄弟姐妹,為了利益,泯沒良知,那麼,彼此之間的感情也會越來越疏遠。
因為,兄弟姐妹之間,因利益而算計,最讓人心寒。
03、兄弟姐妹索取,不回饋,不懂感恩
有一種兄弟姐妹,從不給予你任何幫助,相反,他會在生活中,不斷消耗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不斷索取。
不管兄弟姐妹為他付出多少,他都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饋。
《歡樂頌》中的樊勝美,為了家里的人,可以說是耗盡了所有心血。她辛辛苦苦賺的錢,只留下一少部分作為生活費,其他的都貼補給了父母和哥哥一家人。
哥哥的房子是她買的,侄子上學都是她出的學費。即便如此,哥哥還一個勁地找麻煩,讓樊勝美不停地為他收拾殘局。
他甚至找到樊勝美公司,當著所有人的面,跟樊勝美要錢,讓她難堪。
不懂得感恩,一味索取的兄弟姐妹,只會不斷消耗親情,消耗兄弟姐妹之間的情誼。
劇作家晚晴說:「不管和你有沒有血緣關系,這世上的親人只有一種,那就是關心你心疼你的人,反之亦然。」
遇到不斷索取的兄弟姐妹,在生活中,兩個人之間,不能相互幫忙、支撐,相反,他會讓你焦頭爛額,無法正常地生活。仔細想想,真的不如外人。
04、兄弟姐妹沒有分寸感,相處起來很累
兄弟姐妹之間,最傷感情的行為,莫過于沒有分寸感。
去到兄弟姐妹家,胡吃海喝,走的時候,還順手拿很多東西回去。做人做事,以及說話,都缺乏分寸感。
就比如:與兄弟姐妹相處,不管對方是不是愿意,尷不尷尬。看到姐姐新買的手機,非得死乞白賴地搶走。哥哥買的新車,借來開一開,卻死活不想再還回去。
與之相處,沒有分寸感的兄弟姐妹,還習慣性地多吃多占,嘴上還說著都是一家人,你的就是我的。可他從來都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和大家分享。
只想讓兄弟姐妹幫他,不想為大家出力。自私自利,幫他,便少找你些麻煩;不幫,勢必鬧得你一刻都不得安生。
遇到沒有分寸感的兄弟姐妹,相處起來會很累。你會感覺,有源源不斷的事,在等著你去處理。
05、寄語
人生路上,好好珍惜兄弟姐妹。
有兄弟姐妹,是人生中一筆特殊的財富。與兄弟姐妹相處,要將心比心。考慮一下對方的處境,不要成為他們的困擾。
在生活中,兄弟姐妹之間,要多表達關懷之意,分享些快樂的事情。大家團結在一起,人生才會有更多的希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