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意味著我們將要過另一種生活。
有人曾說:真正的人生是從退休開始。退休我們就要活好自己,不必在不舒服的圈子尋找存在感,不用在虛情假意的聚會上坐立不安,更不必被是非之地的是非人算計。
退休前,我們有很多地方心里不想去,但為了生存,也為了生活,不得不面對不想去聚會,不想見的人,以及很多不該去的地方。
退休后,保持「謹言慎行」,不僅僅是保護自己,更是積攢福氣。退休后,放松謹慎,言語和行為太過于疏忽,往往會給自己帶來不愉悅,甚至還會影響往后余生的生活。
退休后,自己不愿做的事,都可以不做,隨心,隨緣就好。話有所說,有所不說;地方有所去,有所不去,退休后的余生才會越過越有福氣,否則福運會衰退。
是非之地別去
俗話說: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退休后,有人跟你經常傾訴別人的是非,那麼你一定要小心了,所謂說是非之人,也必然是是非者,他邀請你去他常去的地方,一定不要去。
因為人與人之間,會因人性使然,做出見不得別人好的言語和行為。修為高的人,心底會清澈純凈,而常說是非的人,本就是利己主義者,他待的地方必是是非之地。
退休后,不要覺得離開人群就容易得「癡呆癥」,一定要多跟人接觸, 不要追求所謂的余生「熱鬧」,而是應該在歷經千帆后,學會享受獨處的寧靜。
年輕時在鬧市里掙錢,退休后就要學會在靜處安身。有時我們會覺得自己身上的是非和麻煩,看似是別人給自己帶來的。
仔細想想,往往也是自己不經意招惹的。是非之地,必有是非之人,不去這樣的地方,即使有是非之人找你的是非和麻煩,你不跟他配合,他也無可奈何。
利益相爭的地方
馬爾克斯說過一段很有哲理的話:
「我不想跟任何人爭名奪利,這和登山運動員一樣,冒著生命危險攀登高峰,但是一旦登了上來,下一步該怎麼辦呢?要下去,或者爭取明智地、盡量體面地下去。」
古人云: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論是退休前的名利場,還是退休后的老年俱樂部,只要是利益相爭的地方,我們要學會遠離,盡量不要跟這些人在一起。
有人說,我不搭理別人不就好了。其實這樣說的人是高估了自己的抵御能力,也低估了別人的人性本真。往往這樣的地方,有利益相爭的人,都是能言善道的,自己先要想想有沒有這個定力。
退休后,若依然不舍得放棄權勢和利益,反而舍棄了當下的生活,未免就舍本逐末了。面對這樣的利益相爭的地方,還是敬而遠之的好,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讓自己的福氣衰減。
虛情假意的聚會
退休后,面對各自虛情假意的聚會,能不去就不要去了,否則自己無聊,還會受傷害。
有人覺得幾十年不見的老同學聚會,不過就是功成名就之人的炫耀時刻;有人覺得那些勢利眼只愛占便宜的親戚相聚,不過是為了給自己尋找好處。
一群沒有真感情的人,戴著所謂的「感情面具」,噓寒問暖的相互寒暄,自己都覺得無趣,與其耗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倒不如抽出身來,去做一些真正值得做的事情。
比如陪伴家人,比如約上三五好友,喝喝茶敘敘舊;或者安靜地獨處,好好地讀本書,好好地跟自己對個話,讓自己的生活簡單純粹。
退休后,與其跟一群戴著面具老去的人相交,就算再有錢,再有地位,也不會讓人感覺溫暖,幸福。
退休后,與人交往,一定要跟真誠的人相處,有分寸界限,別人對我們好一分,我們就還人家幾分。當我們試著讓自己靜下心來,就會發現 ,越安靜,活得越清醒。
禪心有話說:
退休后,我們追求的不再是物質,而是精神滿足。與其在別人的言行里尋找自己的存在感,不如安靜地獨處, 在自己的世界里,與自己相伴,跟自己共處。
退休了,人也要漸漸地老去,有些地方能不去就別去了,有些事能不做就別做了。遵循自己內心的選擇,好好地取悅自己,真正地活一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