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多窮,以下四種人給的舊衣服,最好是拒絕

li李 2022/08/25 檢舉 我要評論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不管你的家境如何,都要過節儉的日子。

當你很窮的時候,這里省一省,那里省一省,日子就會好過一些。

如果有人送舊衣服給你,這是好事。畢竟,能夠送人的舊衣服,起碼能夠「拿得出手」,甚至是全新的,只是人家不太喜歡、不合身而已。

俗話說:「不是你的菜,別伸出筷子;不屬于你的傘,別去躲雨。」

以下幾種人送的舊衣服,你要拒絕,千萬別自討沒趣。

01

瞧不起你的人,帶著嘲諷去「施舍」。

有的人,骨子里瞧不起你,但表面上卻很熱情,裝出一種可憐你的樣子。

他看到你衣不蔽體的樣子,就會皺著眉頭,然后把自己不要的衣服,送給你。

一旦你接受了,他就會說:「看吧,我就知道你窮,買不起衣服。」

或者,在你不知道的地方,他告訴你的親戚朋友:「我做了一件好事,把家里最差勁的衣服,送給了某某。」

當各種瞧不起人的話,傳到你的耳朵里的時候,一定會特別難受。

要明白,瞧不起你的人,擔心你變富有,要是你節省了買衣服的錢,他是很不愉快的。因此,他要從言語上,碾壓你一番。

最可怕的是,有人用施舍的方式,來貶損你,讓你當眾出丑。

比方說,你的表兄,拿了一套西裝給你。你穿著他給的西裝去喝喜酒。親戚朋友圍坐在一起,他張開就來:「表弟,我本想把衣服丟掉,沒想到,你穿著很合身。」

一句話,讓你無地自容。

人與人是平等的,真正的強者,會很謙卑,對所有的人都高看一點。如果你被小看了,會很鬧心,也沒有必要。

02

惺惺作態的人,幫忙就是「走秀」。

網上有這樣一條消息。

幾個拍小視訊的人,拿出一瓶礦泉水,遞給環衛工。本來,這是一件好事。

就在大家要點贊的時候,發現了令人惡心的一面:因為傳遞礦泉水的過程,沒有拍完整,他們要求環衛工配合一下,重新拍攝。

在我們身邊,很多「假好人」,他們只是想通過做一件好事,名揚海外。

當你接受了舊衣服之后,被對方要求拍照,說一番感激的話,明顯是用你的「窮困」,來襯托對方的「富有」。這樣的行為,無疑是揭露一個人傷疤。

古人說:「善行無轍跡。」

愿意幫你的人,肯定不會大張旗鼓地宣傳、炫耀,而是默默無聞地站在你身旁,陪你熬過最難的日子。

03

生活奢靡的人,把你家當成「廢品收購站」。

我居住的小區,有一對中年夫妻,生了兩個孩子,租住在車庫里。

夫妻兩個人去附近的工地打工,維持生活。兩個孩子,在小區溜達,衣服很破舊。

有好心的人,送衣服給孩子,夫妻兩個人感激不盡。

令人詫異的是,最近一段時間,他們收到了很多「綢緞」款式的衣服。比方說,旗袍、花邊裙子、超短裙等。

一些帶著奢靡風格的衣服,對于底層勞動者來說,是不需要的。

非常明顯,奢靡的人,把窮人家當成了「廢品收購站」,但凡家里淘汰的東西,都往窮人家送。根本就沒有考慮窮人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幫助。

《醒世恒言》里寫道:「佛是金裝,人是衣裝,世人眼孔淺的多,只有皮相,沒有骨相。」

在工地上的人,需要的是粗布衣;他們的孩子,需要穿暖。雖然是送舊衣服,也要「量體裁衣」,而不是隨手拋棄一樣東西那麼簡單。

04

非常小氣的人,幫助你不是他的「本意」。

華坪縣的張桂梅老師去下鄉家訪時,見學生衣著單薄,毫不猶豫把身上的衣服送給了學生。

在她的帶動下,隨行的工作人員,也把衣服給了窮學生。

有記者送了新衣服給張桂梅,她不舍得穿,留給了窮孩子。

送衣服是小事,但是體現了大愛。

可是,有的人,迎來送往之中,沒有一點誠意。他可以把某件衣服,壓在箱底十余年,但是要送給別人時,卻非常心疼。

也有一些人,可以隨意浪費、丟棄衣服,一旦有人需要,他反而覺得是寶貝了。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對方送給你的東西,隔一會又要回去。場面非常尷尬。

英國作家托·布朗說過:「誰要是選擇吝嗇鬼做朋友,或信賴自私和怯懦者的虛假友誼,誰就有被誤解的可能。」

過于小氣的人,不是真正的朋友,也沒有真正的善意。他把所有的東西都抱在懷里,哪有可能大大方方地幫助你呢?

你主動拒絕他,反而「正合他意」。

05

盧梭說過:「只有一個勞動者粗布衣服下面,而不是在一個嬖幸者的穿戴之下,我們才能發見強有力的身軀。」

你可以很窮,但是不要沒有「崛起的力量」。遇到真心幫忙的人,表達感激;遇到虛情假意的人,保持距離;遇到冷嘲熱諷的人,果斷拒絕交往。

當然,拒絕別人,要委婉一些,不要因此得罪人,或者擺出一種「我窮我有理」的架勢。

按照常理,哪些人給的舊衣服,可以接受呢?

生活作風優良的人、真正愿意幫忙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把你當朋友的人、非常要好的人,他們給的舊衣服,才有溫度。

一件衣服,價格不高,但是體現了社交的價值,人性的善惡。

一定不要,穿了別人的衣服,寒了自己的心。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