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伊索寓言》里寫到:「在危險之中,常有被疑的朋友成為救星,最被信用的成為賣友的人。」
那些看起來很友好的人,在關鍵是時候,可能逃之夭夭。就像那些信誓旦旦說「我愛你」的人一樣,到了後來,誓言變成了謊言。
真正的朋友,是經得起考驗的,風雨越大,情感越真。
不管朋友關系多好,你都要有「聚散思維」,一旦出現以下幾種征兆,那就別交往了。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早一點習慣分離,才不會傷害到自己。
02
第一,幫忙時,推三阻四。
同學小賈說過這樣一件事。
去年冬天的時候,小賈所在的9廠停辦了,有一部分工資,是用酒來兌付的。因此,小賈急著要把9賣出去。
為了賣9,小賈設了一個飯局,把昔日的哥們,都喊過來。
剛開始,哥們都答應了參加飯局。臨近飯局前兩個小時,小賈陸續接到電話,哥們都說不來了。
有人說:「臨時要加班。」
有人說:「妻子要去出差,必須送到區間車站。」
理由五花八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正常。畢竟,朋友們都不想把「9」砸在自己手里。喝9沒有問題,提9回家,就問題大了。
困難時,更需要朋友。往往是這時候,你才發現自己沒有朋友。別人只是找了一點點理由,讓你就坡下驢,你也只能這樣了。
03
第二,聊天時,言行不一。
很多人是語言上的君子,行動上的矮子,就像月亮。朋友的交際,也是如此。
在酒局里,常常聽到這樣的話:「放心,這事,包在我身上。」
放下酒杯,你第二天去找那個做出承諾的朋友,就會發現,另有蹊蹺。
答應幫忙的話,只是一時「心直口快」而已,根本就做不到。那些可以做到的人,也會推諉,假裝自己說錯話了。
講直白一點,當朋友的話,壓根就不算數的時候,你繼續信任他,就顯得多余了。萬一是重要的事情,交給了朋友去辦理,他也滿口答應。事后,你就會吃大虧,朋友在忽悠,而你在亟不可待。
04
第三,相聚時,彼此尷尬。
契科夫的筆下,有一個笑話。
胖子和瘦子是多年未見面的朋友。他們在尼古拉火車站相遇了。
兩個人談起了過去的交情,感慨萬千。
忽然,胖子問:「這些年,你升官了吧。是職務?」
瘦子說:「八等文官,還拿過一枚勛章。現在是科長......哦,你呢?五等文官了吧。」
胖子說:「不,我已經是三等文官了,還有兩枚勛章。」
瘦子說:「我替你高興。」接著,就變了腔調,言語中帶著嫉妒和仇恨,又似乎身子矮了一截。
本來,胖子還想說幾句,但是話到了嘴邊,也沒有說出口。畢竟,兩個人的層次,越來越明顯了。
原來是一路人,後來變成了尷尬的路人,這樣的關系,根本就不要去維系了。
地位低的人,使勁向地位高的人致敬;地位高的人,洋洋得意,這是社會上的陋習,而不是朋友交際的法則。
朋友是平等互利的,如果不是這樣,友情就變味了。相處越尷尬,越要敬而遠之,不要因為強求關系,過分克制自己。
05
第四,合作時,猶豫不決。
歌德說過:「猶豫不決的人,永遠找不到最好的答案,因為機會會在你猶豫的片刻離去。」
朋友交往,多半是為了某種利益,才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比方說,一個做水果生意的人,邀請幾個好友,一人負責收購,一人負責銷售,一人負責押送,還有人負責售后服務。當然,也可以采用幾個朋友湊錢,一個人管事的方法。
如果你決定做什麼,朋友答應了合作,但是一直沒有下文,你繼續等待,就會失去機會。此刻,你要保持頭腦清醒,及時遠離朋友。
朋友在猶豫,不是他對機遇不了解,而是釋放了這樣的信號:一是他根本就不想合作,只是觀望一番,有利可圖就會加入;二是他早已抓住了機會,獨自開始了,只是沒有告訴你而已。
做人,不必優柔寡斷;交友,也是如此。
06
第五,談錢時,過分自私。
不能談錢的關系,就別要了。雖然這一句話,有點極端,但是有一定的道理。
在家靠朋友,出門靠朋友。如果朋友也靠不住,那麼出門之后,就不如獨來獨往了。還省去了社交的煩惱,少了一頓飯錢。
平時吃喝,需要花錢。這是情感投資。到了自己有困難的時候,希望朋友借點錢,解燃眉之急。
如果朋友很窮,沒有關系,起碼能談錢,力所能及地給予幫助。一個很窮的朋友,支付了一碗面的錢,都會令人感動。
另外,朋友合作之后,會涉及到分紅的問題。好朋友,也要明算賬。此時,真誠的人,會主動讓利,而不是計較一分一厘。
春秋時,管仲和鮑叔牙一起做生意,管仲常常拿錢回家給父母用。鮑叔牙也不予計較,畢竟,管仲家很窮,自己家很富有。
每一分錢都要算清楚,但是不要去管,誰多得了一分錢。如果是彼此因為一分錢而爭執,就沒有真情了。
07
作家瑟蒂斯說過:「誰若自顧快走,你別和他結伴同走;誰若對你薄情,你別把他當作朋友。」
朋友情,一生情,如果情還在,就是相距千里,也能彼此幫助;如果「情」沒有了,在街頭互相見面,也不知道說什麼才好,甚至會低著頭,假裝沒有看到。
無規矩,不成方圓。
不管關系多好,要有自己的原則,不能因為遷就對方,就讓自己很不舒服。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若背后傷人,我也翻臉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