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年齡越大越會深刻的感受到,人其實拼的就是一個心態。
人能否活明白了,最重要的一點是自己遇到事情能否想明白了。想明白了,便是海闊天空;想不明白,那便是人間黑暗。
一個人想要擁有什麼樣子的人生,完全取決于自己。
人生路上,特別是退休后,遇到這幾件事,「絕情」一點,不是沒有人情味,而是真的活明白了。
1.對自己的身體,「絕情」一點,換來的是健康
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每一個階段都有自己各自的任務。年輕的時候,為了以后的生活不留遺憾,就要奮勇拼搏。
退休以后,就要好好享受人生之樂,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先苦后甜。年輕的時候,我們有多努力,那麼老了就該多享受自己奮斗的成果。
生活從來都是公平的,或許我們的付出不一定會有百分之百的回報,但是,如果沒有付出,那麼注定將會什麼也得不到。
人不管在什麼時候,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永遠是最幸福也是最幸運的事情。退休以后,對自己的身體「絕情」一點,換來的將是自己的健康。
有人會覺得退休后,就該對自己好一點,對自己「絕情」,那不就是自己虐待自己嘛。要知道身體永遠是革命的本錢。
對自己的身體「絕情」一點,并不是虐待自己,而是懂得有的放矢。該鍛煉的時候,就要好好鍛煉自己的身體,不要一味「富養」。
很多時候,大魚大肉和暴飲暴食,并不是對自己的富養,而是一種傷害。相反,粗茶淡飯或許更適合退休后的我們。
2.對自己的子女,「絕情」一點,換來的是獨立和擔當
天底下,沒有不愛自己子女的父母。作為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生活幸福美滿。
作為父母,總是對子女的生活充滿一萬個不放心。很多老人,退休后,甚至是做起了子女的保姆。
子女的生活總是恨不得幫忙打理的井井有條,父母之愛子女的心,人人都可以體會。但是,作為父母,什麼事情都能學會,卻唯獨學不會放手,學不會「絕情」一點。
父母愛子女的心無可置疑,但是,父母不可能陪自己的子女一輩子。其實,真正的愛,是「絕情」一點,放手讓子女自己生活。
很多時候,父母的愛看似是愛,其實對子女是一種傷害。愛的太滿,愛的太用力,有時候,會讓子女忘記了生活其實是自己的,而非是父母的生活。
「絕情」一點,讓子女承擔起家庭的重擔,自己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切身體會了,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不易,才能有所擔當和獨立。
3.對過去的一切,「絕情」一點,換來的是逍遙自在
什麼樣的人,才是真的活明白了。我想應該是那些活在當下的人,但事實上,很多人卻會在過去。
有的人,活在過去自己的榮耀里,覺得自己曾經的輝煌,不可一世。要知道,人退休了,不是身體離開了工作崗位,重要的是心態的轉換。
曾經的榮耀,只是代表過去的輝煌。人這一生,如果總是為名利多累,那麼生活又有什麼意義呢。
退休后,不如「絕情」一點,放下過去的一切,輝煌也好,默默無聞也好。那都是過去的一切,人最重要的是要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好好感受這生活的美好,好好感受這世間的一切璀璨。對過去的一切,「絕情」一點,換來的是逍遙自在。
一個活明白的人,才是真正通透的人。「絕情」并不是意味著沒有人情味,而是懂得收放有度,懂得有舍有得。
人生只有一次,既然來了,那麼就要無怨無悔。「絕情」也是一種智慧,活得坦蕩率真一些,活得自我瀟灑一些。
人生就是這樣,活明白了,才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