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過世之后,家中有這幾種人來串門,預示著家業興旺

li李 2023/03/01 檢舉 我要評論

家庭是母親的世界,父親的王國,兒童的樂園。

父母在,我們一直像個孩子一樣,活得很快樂,走再遠的路,仍舊有家可回。

可是,時光太無情,催促父母變老,然后一別永別。

父母過世了,但是家庭還要繼續,活著的人,還要過好日子。我們還期待,未來越來越好。

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大家庭,沒有了父母,就徹底散了,兄弟姐妹都反目成仇。但是好的家庭,總是占比多一些,而且一直好的兆頭。

認真觀察一番,父母過世之后,家中有這幾種人來串門,預示著家業興旺。

01

還債的人來了,是父母生前留下的「信譽」。

總有人認為,一代管一代。對于父債子還、子債父還的道理,嗤之以鼻。

人是不能復生,債務怎麼能夠延續呢?這不是一廂情愿的問題。

父母過世了,但是財產還是有人繼承的。在繼承財產的時候,同樣要繼承債務。

反過來說,父母過世了,別人欠的債,我們還要去討回來。

令人驚喜的是,有的人,會主動上門還債。對于這樣的人,我們要充分信任他們,信譽度有多高,一看便知。

富蘭克林說過:「想知道錢的價值,就想辦法去借錢試試。」

還債體現的,不僅僅是金錢來往,而是提升了金錢的價值。若子女和講信用的人持續交往,就多了借錢的門路,在關鍵時候,用得著。

若是父母生前做生意,那麼子孫可以持續走這條路,并且誠信立業。

02

陌生人來吊唁,應該是父母得到的善報。

《警世通言》里寫了一個叫宋敦的人,家住蘇州府昆山縣。夫妻兩個人都很善良。

有一次,宋敦和熟人劉順泉一起去燒香求子,半路上遇到一個奄奄一息的和尚。

宋敦把衣服拿到當鋪,湊錢給和尚買了棺材。

他的做法,讓劉順泉非常敬佩。

劉順泉說:「我們定個娃娃親吧。」說完,他就開船外出,幫人送貨去了。

這一別,就是若干年。宋敦生了兒子宋金,然后夫妻先后病故。

就在宋金要流浪的時候,劉順泉出現了,并且兌現承諾,把 女兒宜春許配給宋金,并且帶他撐船混日子。

陌生人出現在你的家里,不一定是騙子,也許是父母在多年前結下的恩情。

「一飯之恩,當涌泉相報」,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不現實的,但事實證明,這是可以發生的。

2023年2月,安徽蚌埠,懷遠一中的宋文武老師忽然過世,家人都在悲痛之中。

忽然,有三十多個學生,從五湖四海趕過來吊唁。有的學生,從一兩千公里外的地方趕來。這些學生,都得到了宋老師的幫助。

我們相信,宋老師的子孫,都能得到善報。上一代的德,下一代的福。

詩曰:「勸人行好心,自作還自受。」

一個家庭,善行多了,未來就不愁沒有出路,不管是什麼階段,都會遇到貴人。

03

鄰居主動來幫忙,預示著居住環境和氣。

村里有人過世了,左鄰右舍都來幫忙,這是很常見的畫面。

可是在城里,就不一樣了,很多小區里,人們還覺得,老人過世,是忌諱的事情,更不要說幫忙了。

也有一部分農村人,左鄰右舍的關系很糟糕,都不會正眼看鄰居家的痛苦。甚至會幸災樂禍,說一些風涼話。

記住,那些主動來幫忙的鄰居,是和父母很要好的人;那些請也不來的人,是和父母有矛盾,不值得交往的人。

順著鄰居來幫忙的機會,和鄰居聊一聊,老家的房子、田土、山地如何管理。

如果父母都走了,你以後來掃墓,還能在鄰居家借住,吃頓飯。或者老家的急事,也能讓鄰居幫忙做好。

人居環境變好了,家業發展,眾人拾柴火焰高。

04

長輩持續關注你的成長,大家庭會風生水起。

看兩個古人的家庭,我們就會發現長輩和睦的重要性了。

謝道韞,東晉時期的女詩人,嫁給了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

她成長的路上,得到了伯父謝安的很多指教。謝安是當朝的宰相。

諸葛亮,東漢末年的才子,可惜父母早亡。他的成長,主要依靠叔父諸葛玄。雖然寄人籬下,但是諸葛亮仍舊有機會,胞讀書少。

叔父過世時,仍舊安排了諸葛亮的生活—— 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現在,父母早亡的事情少了,但是并不能說完全沒有。

若是一個家庭里,父母過世了,子女卻沒有長大,有長輩來了,主動承擔了養育的任務,說明這個家庭,很快會東山再起。

對于成年的子女來說,能夠持續得到長輩的關注,也能少走很多彎路,并且在逢年過節的時候,能感受到團圓的喜氣。

長輩來了,是大家庭和氣的征兆。也是父母留下的好家風的體現。

05

一個家庭,若是要持續失敗,那麼父母過世了,就是樹倒猢猻散。

一個家庭,若是能一直興旺,父母過世了,還能有人來添磚加瓦。

詩人桑塔亞那說過:「家庭是大自然創造的杰作之一。」

一代人興旺,不算旺,世代興旺,才算。我們要尊重自然發展,把家業像常青樹一樣,努力傳承下去。

留住父母的恩,繼承父母的社交資源,并推陳出新,很快就會超越自我。

愿逝去的人,在天堂;愿活著的人,得天助。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