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有三道坎,邁過去就是一輩子

li李 2022/10/13 檢舉 我要評論

有句話說:「婚姻,過得不是心情,而是心態。」

你用什麼樣的心態看待婚姻,婚姻就會呈現什麼樣子。

用積極的心態看待婚姻,就感覺自己被滋養了,即使兩個人免不了爭吵,也是幸福的調味劑。

用消極的心態看待婚姻,就感覺自己一直被消耗,即使上一秒喜悅安寧,下一秒也會發生沖突。

婚姻好比一段旅程,時而陽光明媚,時而疾風驟雨,我們的心態如何,影響它的走向。

最近讀了《我們都和不懂愛的男人一起生活》讀完會發現,婚姻也沒有想象中難。

總結來說, 婚姻只有三道坎:生活瑣碎、婆媳關系、育兒觀不同。

對于我們每個女孩來說,婚姻這三道坎邁過去了,就會是一輩子。

✨如何應對生活瑣碎?

「最好的夫妻關系,就是你懂得他的辛苦,他懂得你的付出。」

結婚后,需要面對的不再是兩個人而是兩個家庭。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家庭湊一起,發生各種利益的、情緒的、瑣事的、人際的沖突,極大地考驗兩人的智慧。

除卻兩個家庭中的種種讓人困擾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你們這個小家庭,如何經營?誰主管經濟大權?家務如何分工?家庭開銷如何分配?工資要不要上交?

除卻這些肉眼可見的問題,還有許多看不見,卻在無形中隨時都影響你們夫妻關系的問題。

比如~

當兩個人意見不和時怎麼辦?是任由情緒上頭爭執不停,還是冷靜下來心平氣和的說;

當一方不分擔家務而心生抱怨時怎麼辦?是任由一方抱怨埋怨另一方也紋絲不動,還是自覺做好各自的家務活;

當一方工資因大環境受影響很少時怎麼辦?是積極安慰耐心開導并說先用自己的呢?還是抱怨生活本就不濟還無事生非。

婚姻中如此的小事太多了,如何考量、如何應對、如何處理是關系到你們婚姻關系的很重要的一步。

三毛曾說:「如果愛情不落實到洗衣、做飯、數錢、帶孩子這些零散的小事上,是不容易長久的。」

很多人會說,有錢就好了,有錢就可以解決婚姻中大部分的問題。但是除了有足夠支撐你們婚姻生活的錢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很重要,那就是——溝通。

溝通可以解決婚姻里百分之90的問題,剩下的百分之10也可以靠彼此的愛意和溫暖融化,最終不成問題。

遇到任何事情,男方要記得尊重女方,兩個人積極的溝通,商量對策,而不是男方一意孤行的就做了所有決定。

女方呢,遇到任何事情,先不要想著抱怨,換個角度想想,有任何不滿情緒,及時的說出來,耐心的聽男方的想法。

正是這些瑣碎構成了你們的[夫·妻·生·活],溝通可以讓你們不斷的走進彼此,理解彼此,看到彼此的不易,生活很難,兩個互相理解相互體諒的人,下定決心一起走,也就沒那麼難了。

✨如何應對婆媳關系?

婆媳關系是我們在婚姻中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困擾許多的家庭。

首先處理婆媳關系的核心,其實在于男方。就要看你老公充當什麼樣的角色了,是積極解決問題的「和事佬」,還是唯恐天下不亂的「攪屎棍」。

婆媳之間因為年齡、思考方式、立場等不同,意見難免有分歧,這時候,如果男方可以充當好的中間人,不逃避不躲避,不故意偏袒其中一方,再大的問題也可以解決。

而如果男方不發揮作用,在婆媳關系中缺失,害怕麻煩而能多遠躲多遠,不僅會讓婆婆變本加厲,還會傷了妻子的心。

其次就是男方要尊重愛護女方,一個男人懂得尊重且呵護你的妻子時,你的家人朋友身邊人看到你如此重視你老婆,也會重視你老婆。

相反,男方不重視你,不尊重你,在自己家人朋友面前隨意的指責你,挑三揀四的讓你做事,將你當做保姆傭人,婆婆還會對你好嗎?

最后,感情是相互的,婆媳更是如此。婆媳婆媳,十年看婆,十年看媳。

大部分婆媳關系不好,問題就在于前面十年看婆。人都是相互的,你全心全意對別人,別人也會全心全意還你。

很多婆婆年輕時,仗著自己年輕有能力,各種挑剔兒媳,上頭了兒媳的心,等到老了需要人照顧了,就想起兒媳了。

兒媳對自己稍有不妥,也絕不會忍著,就第一時間向兒子告狀,毫不考慮兒子的立場 ,也毫不顧忌兒媳的感受。

婆媳關系要想處理好,看清這三點很重要,女孩也要清醒一些,婆婆就是婆婆,永遠不是媽媽,過得去就行,沒必要因為太在意而影響你們夫妻的關系。

✨如何應對育兒觀不同?

威爾·史密斯曾說:「我真誠地覺得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在一起生兒育女,就是最幸福的生活。」

婚姻是分不同階段的,二人世界是磨合適應的惺惺相惜、孩子是錦上添花的知足常樂。

很多人的婚姻問題,就是從孩子出生出現的。原本熟悉的二人世界,突然多了一個孩子,照顧孩子、撫養孩子、教育孩子等各種問題隨之而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

那麼,有了孩子,就要面對至少以下這些問題:

①帶孩子是媽媽的專利嗎?

其實我們都知道不是,可是等到真正做起來時,難免過于依賴媽媽,以至于媽媽容易在平衡生活、孩子和工作上生出更敏感的情緒,甚至留下心結。

喪偶式育兒,爸爸角色的缺失,容易讓孩子形成軟弱敏感的性格。

好的育兒方式,就是父母都扮演起自己相應的角色,成為孩子成長的好搭檔。

②營造健康的成長氛圍有必要嗎?​

成長環境對孩子的性格養成有很大的影響。好的家庭氛圍和家庭成員間融洽的關系,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

爸爸需要理解媽媽,大家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都不容易。

很多爸爸覺得自己只要好好工作,賺錢養家就夠了。其實這遠遠不夠,對于孩子的成長,陪伴與愛的表達才是最重要的。

同時,如果爸爸長期未盡到父親的責任,讓孩子媽媽長時間一個人照顧養育孩子,除了爸爸角色缺失對孩子直接的影響。

其次,孩子媽媽在無人理解無人分擔的情況下,容易被消極情緒影響,孩子長期在媽媽不穩定情緒的影響下成長,性格上難免自卑、敏感、懦弱。

總之,撫養孩子是兩個人的事情,不能過于依賴其中一方,這對孩子都是不利的。

③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應采兒有一次分享她的育兒觀:

「Jasper小時候出門喜歡帶玩具和包包,應采兒這樣說「如果要帶包包出門,可以的,但是你要自己背著,而且要一直背著,不能你帶了包出去后就變成了我背你的包;

而且,你帶的玩具都在你的包包里,如果不打算背包,你就不要帶這個玩具。「

雖然這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應采兒在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這其實就是一個很簡單的責任感,而這種責任感意識比很多質量都要重要。

這種時候,就需要爸爸媽媽商量好,當彼此教育孩子時,盡量尊重,而不是一人白臉,一人黑臉,在孩子面前因為育兒觀念不同爭吵。

育兒專家說:「一個人從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導,就能決定他后來往哪里走。」

積極的溝通商量,及時的調整協商,一個相對一致的育兒觀念,可以讓你們的婚姻少許多麻煩。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有句台詞說:「結婚是為了什麼?不就是人生不易,要找一個隊友同舟共濟麼?」

婚姻不易,互相理解、彼此體諒、懂得溝通,一起邁過婚姻的這三道坎,婚姻也就沒那麼難了。

以上,共勉!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