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后,真正有福氣的人,很少交朋友了

li李 2023/02/20 檢舉 我要評論

01

歐陽修在《朋黨論》里寫道:「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

「朋友多了路好走」,只要一個人的身邊,有很多忠誠的朋友,那麼在任何一座城市混,都能風生水起。

現實卻不盡人意。從我們前腳跨出校門開始,朋友的交情,就變得撲朔迷離。

有人為了從你身上撈好處,拼命靠近,還給你一些好處,當成誘餌;職場上的同事,不知是敵是友,或者說亦敵亦友;結婚后,也會遇到愛慕你的人,把感情牌,用得淋漓盡致,你還誤以為遇到了真愛,相見恨晚;做生意的人,要主動結交朋友,努力打開人生的局面......

越是想要分清小人和君子,越是分不清楚。畢竟,我們做不到絕對的「清心寡欲」,總要為了五斗米而折腰。

「朋」字拆開來,就是「兩個月」。意味著兩個旗鼓相當的人,靠在一起,起步前行。同學、戰友、同事、合伙人,都可以是朋友,大家有很多的共同點,目標是一致的。

大作家雨果說:「使我們摔跤的往往是我們的朋友。」

誠然,朋友是有利有弊的,好的時候,可以穿一條褲子,壞的時候,可以反目成仇,甚至讓你傾家蕩產。

年輕的時候,為了維系感情,費盡了周折,退休了,應該頤養天年,無需為了利益,和誰爭斗了。

因此,那些真正有福氣的老人,很少交朋友了。

02

退休之后,需要回歸家庭。

看過一個段子。

一位臨近退休的男人,在聚會的時候,被親戚逼問:「你當了最大的官,是什麼官?」

男人說:「認真想一想,最大的官就是‘姥爺’。」

全場哄堂大笑。

人啊,到了一定的年紀,最幸福的事情,不是去上班,而是回到家里,和孩子們在一起。力所能及地幫忙帶孫子,雖然自己辛苦一點點,但是兒女們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奮斗,自己的生活,也不會那麼孤單。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會享受生活的老人,不是每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是發揮余熱,把自己的小家庭搞好。

以前,工作很忙,沒有時間關照家里的每一個人;退休了,把時間留給家庭,是人生的規律,也是家人的需要。

另外,天天和朋友聚餐,常常外出,會讓家人擔心,要是遇到了意外情況,家人都會跟著遭罪。于心何忍呢?

最好的飯局,就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嘗一碗湯,小酌一杯。

03

不被感情牽絆,才能更加自由。

人生路上,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年輕的時候,為了生活和工作,不得不硬著頭皮去交往。畢竟,人際交往,是有利益的。即便別人占有你的利益,也不要隨意翻臉。來日方長,看不慣的人,也許會成為你的對手或者幫手。

退休了,事業發展基本結束,就是有雄心壯志的人,也會掂量一番,慢慢退出社會大舞台。

小說家卡夫卡說:「精神只有在不成為支撐物時,它才會自由。」

無事一身輕。真正的「無事」,是精神上的松綁。不再拼命維系某種感情的時候,感情就變得單純了;不再因為別人而難過的時候,心就安靜了。

慢慢減少和朋友的交往,抱著一種隨緣的態度活著,對于老年人來說,是心態變好的征兆。

精神炯爍,心態安寧,這是老年人不可或缺的福氣。

04

人生路上,真正的朋友很少。

人老了,就會發現,同事、同學、普通朋友、老鄉、親戚......都不是人脈。真正愿意幫助你的人很少。

哲學家賽涅卡說:「一個僅僅因為有用而被人結為朋友的人,也只有在當其有用之時才會有人來結交他。」

當一個人看清人脈的本質之后,自然就會放棄無用的社交。即便是有用的社交,也不會去依靠。

退休以后,街坊鄰居在一起跳廣場舞,有三五個人打牌、下棋、唱歌,人際關系都是松散的。不管團隊里,誰要退出,隨時都可以,不要經過誰的批準。

來來往往,皆是過客,不必拉著別人做朋友。

更現實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老年人相處的時候,常常會為了一盤棋、一局牌鬧翻臉。沒有人愿意低頭。

身邊的人,和你的經歷不一樣,不必訴苦,不必談家事,也不必依靠。合群只是表面現象,獨來獨往才是做人的根本。

05

三毛說:「朋友這種關系,最美在于錦上添花;最貴在雪中送炭。」

相識滿天下,知己沒幾人。

我的堂叔,年輕時在種子公司上班,退休之后,他回老家去了。每天,老兩口一起種菜,一起看夕陽西下,日子很愜意。

堂叔說,這輩子,他只有兩個朋友,一個是兒時的玩伴,從小到大都沒有利益牽絆,一個是幫他入職的貴人。

人緣太好,其實是社交場上的假象,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人緣」就消失了。

退休之后,你可以把幸福分享給別人,但是不要指望回報,也不要和別人交往過多。

放棄對別人的期待,才不會有任何的失望。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苦樂生活,自己慢慢品嘗。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