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50歲保姆:照顧過很多老年人,才發現晚年過得苦的,有三種人

li李 2023/02/25 檢舉 我要評論

現在中國的養老,大部分依靠的還是家庭養老。

有很多子女忙于工作,無法妥帖地照顧老人的生活,所以他們往往會請保姆代替他們在老人面前盡孝。

相比較于子女來說,也許這些保姆才是最貼近老年人的生活,最了解他們生存狀態的人。

一位50歲的保姆曾經說:照顧過很多老年人,才發現晚年過得很苦的,往往是這三類老人。

一:身體不好

不管對任何一個人老人來說,想要擁有幸福的晚年生活,身體都是最重要的。

有的保姆見過一些老人,子女非常孝順,經濟條件也很好,但是老人自己身體不好。雖然子女圍繞身邊,但每天卻只能在病榻上度過,忍耐著病痛的折磨。

當老人身體好時,晚年可以享受生活,去四處旅游,去含飴弄孫,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可是如果老人身體不好,以上這一切都只能是他們美好的愿望,他們所能面對的,就只有那一張窄窄的病床和身體上的無窮病痛。

沒有任何東西值得你拿健康去換,不要在年輕時以為疾病離你很遙遠,等到老了躺在病床上,那時候就已經后悔莫及了。

二:經濟不獨立

還有一些老人,他們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自己的經濟來源,養老完全依靠于子女的贍養費,這樣的老人,他們生活的通常也很不容易。

即使子女的經濟條件尚可,可以出錢給他們請保姆來照顧他們的生活,但是花的不是自己的錢,心里總會沒有底氣。

他們在經濟上,往往很不自由,想要買些什麼,用些什麼,都要瞻前顧后,還要詢問子女的意思。

還會有些老人,因為不好意思向子女開口,即使生活費不夠,也只是自己默默的忍受,降低自己的生活標準。

這樣的晚年生活,又何來品質可言呢?

三:子女關心不夠

還有一類老人的生活,也很讓人心疼,那就是子女關心不夠的老人。

尤其是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子女常年不在身邊,主要是依靠保姆照顧。而保姆對于老人來說,其實只是一個打工人,和老人并沒有多深的感情。

如果保姆心地善良,素質高,老人生活的可能還舒適一些。如果保姆本身素質低下,只是為了完成任務,那麼老人的生活品質根本得不到保證。

孝順老人并不是找個人照顧他的生活就足夠了,給父母找了保姆只是保證了他的基本需求,但是這個保姆到底照顧的如何,還是需要子女多去關心,多和老人溝通,詢問他們的感受。

子女對老人越上心,保姆對老人也就越不敢怠慢。

如果子女自己都只是每個月定期打錢,但從來不去看望,也不去了解,那麼保姆自然會能糊就糊,對老人敷衍了事。

老人辛苦了一輩子,安享晚年是他們最大的愿望。

希望子女對老人的照顧不是完成任務式的應付,而是可以發自內心去知道老人需要什麼,想要什麼。

請記住,不是給錢就是孝順,多一些真心的關愛,這才是真正的盡孝道。

END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