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富養自己的最好方式 是這五種

li李 2023/02/20 檢舉 我要評論

人老了,要學會富養自己。

可是,到底應該如何富養?并沒有精準的答案。

很多人以為,退休之后,有退休金,有存款,不好好花錢,真的對不住拼搏大半生的自己。游山玩水,吃吃喝喝,養生保健,到處買買買,只有這樣活,才像那麼回事。

在小品《不差錢》里,有一句經典台詞: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人還在,錢卻花完了。」

要懂得,花錢買來的快樂,是華而不實的,真正的快樂源自于內心的富足和安寧。

01

謙卑養貴氣。

公元前557年,晉、齊兩國在靡笄山下進行的一場會戰。晉國大獲全勝。

晉景公犒勞手下的將士,對將軍們厚愛一層。

景公對獻子、文子、武子三位將軍說:「這一次,功勞是你們的啊。」

獻子說,這是國君的命令,將士的勇猛,帶來的成績。

文子說,他從主帥那里得到命令,下屬們都服從命令,他哪有功勞?

武子說,他從上將那里接受命令,士兵們驍勇善戰,他的功勞,從何而談?

后人給三位將軍點贊:「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很多退休老人,以為自己曾經在單位上,做出了巨大貢獻,可以一直炫耀。一開口就說,當年的自己,做出了多英明的決策,應對困難的時候,采用了多麼正確的辦法,要不是他,單位早就垮了。

好漢不提當年勇。你的過去,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離開職場,功過是非,都歸零。你不說自己功勞,并不會埋沒,即便沒有人記得你,也沒有關系。

退休之后,居功自傲,還要對身邊的人呼來喝去,真的貽笑大方。

做普通人,不在乎「局長、科長」之類的稱呼,你就會受人尊重,活得有貴氣。

02

施舍養德行。

要明白,你退休了,有退休金,不等于全天下的人,都能夠退休。

你去農村走一轉,就會發現,很多七八十歲的老人,還在種地;大街上,也有老人在擺地攤。

幫助別人不是你的義務,但是你必須要這樣做。不求榮譽,只求道德高尚,以此為樂。

《菜根譚》里寫道:「交市人不如友山翁,謁朱人不如親白屋;聽街談巷語不如聞樵歌牧詠。」

和高高在上的人交往,不如和普通人做朋友;做錦上添花的事情,不如雪中送炭。

上街買菜的時候,你給大商鋪一百元,他們不但不會感激你,還會向你推銷更貴的東西;你給賣小菜的老人五十塊錢,他一定會被感動,并且多送一把青菜給你,每次遇到你,都會對你露出感激的笑容。

把自己的退休金,合理分配,讓窮苦的老人,也能一起分享,你就是「大恩人」。

你要這樣想,出門了,反正要花錢,為什麼不「偏愛」窮一點的「小老闆」呢?自己有余有剩,為什麼不能照顧鄉下的老人呢?

03

癖好養精神。

明末文學家張岱說:「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

和沒有任何愛好在一起的人,除了閑聊,就是靜坐,整日無所事事。

退休后,你的時間很充裕了,需要和有愛好的人在一起,才能活得充實,并且學到一些東西。

比方說,你常常找人下棋,雖然挑戰失敗,但是你可以從對方身上,學到棋藝。

插花、彈琴、唱歌、跳舞、吹簫、讀書......都能讓生活變得美好起來。

美國的摩西奶奶,58歲開始畫了第一幅畫,101歲時,才封筆。經過后半生的努力,她成為了著名和最多產的原始派畫家之一。

重要的是,一個人的贊譽背后,是積極樂觀的精神,是人生越來越有盼頭。

很多人,退休第一天開始,就頹廢了,不是他年紀很大了,而是精神垮了,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了。

發展愛好,讓自己活得有精神,即便七八十歲,也是新的開始。

04

自律養身體。

有一段時間,我在居委會工作,常常去拜訪小區里的老人。

我遇到過這樣的場景:有的老人在家里,癱坐在沙發上,把電視機的聲音開得很大。同樣的動作,他可以持續半天。

有的老人,整天拿著手機,刷小視訊,樂在其中,早就忘記了時間的存在。到了深更半夜,也不會放下手機。

似乎,老人也被電子產品包圍了,生活的樂趣,都在手機和電視里。

人是鐵,飯是鋼。

有規律的一日三餐,良好的作息時間,堅持鍛煉身體,老人才會幸福安康。

只要有一位老人生病,全家人都跟著團團轉。健康,不僅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家庭負責。

05

戒欲養福氣。

為了活久一點,有人花了不少錢。

2007年7月,80多歲的賭王何鴻燊,不小心跌倒并中風,從此他為了續命,想了很多辦法。種生基、點七星燈等古老套路,都搬出來了。

有人說,他為了續命,花了20多億。到最后,他并沒有活過一百歲。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生老病死是人生常事,如果過分計較,反而對身體不利。

也許,在你的身邊,有老人花很多錢,買保健品。反正,別人說什麼好,就買什麼,毫無主張。

聰明的老人,早已戒掉了欲望,不追求活一萬年,而是把每一天過好,享受應有的福氣。

人生最美是淡然,越折騰,越難過。

06

結束語。

唐朝的某一天,南泉禪師問學僧,夜來好風?

學僧說,夜來好風。

南泉問,吹折門前一棵松?

學僧說,吹折門前一棵松。

一轉身,南泉問侍者,夜來好風?

侍者不解,反問,什麼風?

南泉說,吹折門前一棵松。

侍者疑惑,反問,是什麼松?

南泉感慨:「一得一失。」

原來,真正的富有,是有得有失,得失隨意。

同樣是一日三餐,有人吃得津津有味,有人愁眉苦臉,還有人拍桌子摔碗。

當一個人的心變得越來越平常,把失去也當成另一種得到的時候,分分秒秒都是幸福快樂的。

所以,人老了,身上無病,心中無事,助人悅己,自然圓滿。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