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朋友,就像是手里的一杯熱奶茶,瞬間就能喚醒一顆被冰凍的心。
培根說:「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則只是一片繁華的沙漠。」
人生路上,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交到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讓人生中多一些溫暖。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發現,人的年紀越大,朋友越少。
人到中年,翻看自己的通訊錄,常常覺得沒有人可以痛快地再聊聊天,沒有人能陪你一起去看日落,一起去吃頓飯。
走到中年,因為生活的壓力,每個人都在忙著自己的生計,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經營感情。
除了這個原因,人到中年,一個朋友都沒有的人,大多有以下問題。
02、不善于交際,不知如何維持一段感情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經營。就像是培育一棵樹,需要適合的土壤,以及充足的陽光,還需要人工進行修剪。
人到中年,有的人沒有朋友,是因為自身不善于交際。即便,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他也不懂得如何去維系一段感情。
不善于交際的人,大多性格比較內向,不善于表達。與人相處時,他總是顯得局促不安。
也許,他內心火熱,外表冷漠,但是,在與人交往時,他無法將自己真實的情感表達出來。
走到中年,沒有一個朋友的人,為人老實,不善于交際,習慣享受孤獨,喜歡簡單的人際關系和圈子。
不善于交際的人,覺得與人打交道,要揣摩別人的心思,要顧及別人的感受,要將話說得漂亮,他們覺得太累了。
與其去討好身邊的人,不如安靜地過好自己的日子。寧愿獨處,也不愿意費力去維系一段感情。
03、脾氣暴躁,得罪了身邊的人
一個人的脾氣,決定了他身邊的人會怎樣對他。
如若,他脾氣溫純,讓人覺得如沐春風,那麼,身邊的人便會很樂意和他做朋友;如若,他的脾氣就像液化氣,一點就著,會讓人覺得相處起來太難,忍不住遠離他。
曾國藩被世人稱贊,都覺得他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尤其在人際交往方面,做得很出色。
其實,在他年輕的時候,他是一個沒有朋友的人。
那時,曾國藩剛做官,脾氣大。時常不聽勸,太過于狂妄,盛氣凌人。不少人受不了他的暴脾氣,轉頭離去。
因為他的壞脾氣,官場上多了很多敵人,讓他舉步維艱。之后,他才豁然省悟,做人,要懂得控制自己的脾氣。
人到中年,一個朋友都沒有,也許是因為自身脾氣太過暴躁,無意間得罪了身邊的人。
沒有好脾氣的人,就像是一只刺猬,防不勝防就會扎傷身邊的人。
塞繆爾說:「世界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你;笑著對它,它也笑著看你。」
與朋友之間相處,也是如此。如若,總逞口舌之快,不顧及他人感受,愛得罪人,到最后一個朋友都留不住。
04、人品不好,使得周圍的人遠離他
人品,是立足于世的一張名片。
莎士比亞說:「品性是一個人的內在,名譽是一個人的外貌。」
一個人沒有良好的品格,無論他多有錢,有多好的事業,他都很難交到真心待他的朋友。
人與人之間交往,建立在良好的品格上。品格良好,能給予他人安全感和信任感,讓人愿意與之交心。
而如若沒有良好的人品,做事愛占小便宜,又或者愛算計,身邊的人則會對他失去信任,害怕被他利用。久而久之,便沒有誰愿意和他往來。
走到中年,沒有一個朋友,很有可能是人品出現了問題。
當自己沒有一個朋友時,要學會反省,學會鞭策自己,提升自己,為自己塑造良好的品格。
一個人擁有良好的人品和形象,便會有人主動靠近他,愿意和他交心做朋友。
05、寄語
走到中年,請學會修煉自己。
沒有一個朋友的人,也許是因為自身不善于交際,也許是因為太過于自私自利,沒有人愿意接近。
又或者是因為,無法控制好情緒,總是不自覺地得罪人,很難交到朋友。
如若,想要經營好人際關系,就要懂得調整自我。塑造更加開朗的性格,培養一個正直的人品。
與人相處,保持柔和,學會微笑著與人共事,學會好好做人,會收獲更多的朋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