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式老人最典型的特點,就是永遠比你想象中的更愛你。不論何時,只要子女有所求,他們立馬就會傾盡所有。
但當他們生病或者遇到困難時,卻往往選擇獨自面對和默默忍受。倔強要強了一輩子,他們不愿給子女添麻煩,更不想成為累贅。
遇到這樣的老人,但凡是有孝心的孩子,都會心疼不已。甚至后悔時光匆匆,留給自己盡孝的日子太短。
但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是為子女著想,命運有時候會讓你遇到以下這幾種老人。如果不幸攤上了,那就是家庭不安穩和痛苦的源頭,會讓子女過得苦不堪言。
整天作天作地,無理取鬧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得一寶」,但如果是個能折騰的寶,當子女的那是真心累。可現實中,確實有這樣的老人,整天作天作地,逮著子女使勁折騰。
他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只有一個字——鬧,沒有底線的各種鬧。只要子女不聽他的話,或者沒有滿足他的要求,那簡直是不得了。立馬開始上演一哭二鬧三上 吊的戲碼。不是打滾罵人,離家出走,就是收拾包裹去養老院,甚至還掏出「百草枯」之類的毒藥嚇唬人。
作為子女,要說盡好話去哄。但令人心累的是,這種老人經常都是怎麼勸都不聽。除非你言聽計從,或者等他發完火,才會慢慢消停。
除了喜歡鬧,這樣的老人特別喜歡麻煩子女,沒事就裝生病,一門心思往醫院跑。如果你稍微表現出不耐煩,他就到處賣慘,逢人就說自己過得多凄涼,子女多不孝順。
朋友說,她結婚后沒和婆婆住一起。本以為不會存在啥婆媳矛盾,結果婆婆的做法直接給她踹開另一個世界的大門。
不管是多小的事,哪怕是半夜三更婆婆也要給她老公打電話。如果你不接,人家會打到早上五點。家里人都勸她別這樣,子女上班很辛苦。結果婆婆直接來了句「我睡不著,他們也別想睡。」
唉,碰到這種老人,簡直像渡劫。再有耐心的子女也會被逼得抑郁,甚至會越來越煩他們。
自私自利,精致的利己主義
有一種老人,凡事只考慮自己,從不在乎家里其他人的感受。他們的人生觀就是永遠只花別人的錢,享受別人的伺候,看見存折就開心。
在他們眼里,養兒女就是為了養老。哪怕年輕時嫌麻煩不管孩子,什麼都不為子女打算。但老了依舊臉皮超厚地問子女要錢,沒有下限地提各種苛刻的要求。
而為了獲取利益,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他們最喜歡倚老賣老,仰仗著自己的年紀和身份,對子女頤指氣使。
因為他們永遠都只想到自己,所以從來都只知道享受不屬于他們的東西,卻不懂得付出。他們自私地干涉著子女的生活,但當子女過得很艱難時,他們卻又視而不見,從不去幫忙。
如果家里有這種自私自利到極點的老人,子女甚至孫輩是感受不到一絲絲來自長輩的溫暖,反而會覺得壓抑到崩潰,卻又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