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位名人說過,你此生所見到的人,所遇到的事兒,統統跟你有著無法分割的緣分。
緣分這種東西,其實有先天和后天之說。先天的緣分,那是你所無法掌握的。而后天的緣分,那是你能夠影響的。
為什麼我們常說「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就是因為人之影響,只能占三分。而緣分的影響,則要占七分。好的緣分,能夠造就好的生活。而不好的緣分,就會影響到我們的往后余生。
跟外人如此,跟親人亦如此。就拿父母跟兒女的關系來說,你覺得父母和兒女的緣分,就一定「堅不可摧」嗎?那是不一定的。
有些兒女是來「報恩」的,你也懂得感激他們,相信這雙方的關系就會越來越好。反之,有些兒女是來「討債」的,你也對他們態度不好,相信這雙方的關系就會越來越差。
當然,對于這些情況,我們也要有一個認知,對于兒女,父母不該過分苛刻,有些時候,要懂得適當體諒,那雙方的關系才能更長久。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父母和兒女的關系,那是有因果的。
02
你怎麼對待兒女,那兒女就會怎麼對你。
在感情中,我們經常講這麼一句話:「真心換真心,真情換真情。」
你對我真心相待,那我絕對也會還之以真心。一旦你對我虛情假意,那我終究不會對你過分真誠。這,就是「相互」的關系。
跟外人相處,我們要講究相互的關系,而跟親人相處,我們也要講究相互的關系。人同此心,不能因為親人跟我們關系好,我們就不在乎。
有些做父母的,年輕的時候就對兒女不好,甚至不管不問,到老去的時候,想要兒女來孝順,那終究是不可能的。有些關系,破碎了,就無法「重圓」了。
有些做父母的,年輕的時候就對兒女特別好,讓他們感知到家庭的溫暖,到老去的那一天,哪怕我們不說一句話,兒女也會來孝順我們。這,就是「先付出后回報」的結果。
對此,很多人會說,我對兒女特別好,為什麼兒女就對我不好呢?
對于這樣的情況,我們就該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對父母的態度,到底好不好呢?
如果我們是孝子,兒女看到了,也會這麼做。如果我們是不孝子,那我們的兒女,當然也是不孝子。這,都是你我無法擺脫的「前因后果」。
03
父母和兒女的關系,那是有跡可循的。
曾經見到過這麼兩個案例。
第一個家庭的父母,基本沒養過孩子,反正就讓他「天生天養」。三十年之后,孩子竟然靠自己走出了一條康莊大道。
這個時候,父母就纏著兒子,跟他說:「是我們讓你來到這個世界的,不是我們讓你來到這個世界,那你就沒有機會成功了。既然如此,你就得負責我們終老。」
結果就是,這對父母被兒子送到了養老院。在兒子看來,他從小到大,都是靠別人的接濟養活的,父母也不管,算是沒有感情了。
第二個家庭的父母,雖然沒有什麼錢,但他們把一切的溫暖和愛意,都貢獻給了孩子。孩子也很懂事,雖然沒啥本事,但對父母特別好。
他們一家子,都是平凡到極致的普通人,工資不高,但過得很幸福,反正父慈子孝,母慈子孝,全家都喜樂融融。
父母也感慨,我們不要求兒女有什麼大的成就,只希望他平安就好。而兒子,也接受了父母的平凡,感恩父母的付出。這,就鑄造了良好的家庭關系。
沒付出,就一定沒有回報。唯有你付出了,真心待他們了,他們才會真正地尊重你。
04
人與人之間,要麼報恩,要麼報仇。
上文所說的,都是人所能影響的「前因后果」。而還有一種情況,那是人無法改變的——報恩和報仇之事兒。
一般來說,孩子跟父母之間有緣分,所以雙方只要真心相待,就一定有好的結果。但是,還有一種孩子,是你無論怎麼付出,都沒有回報的。
你為他營造了良好的家庭環境,但他不是埋怨這里不好,就是那里憎恨父母,反正沒有什麼感恩之心。你所有的好,都沒有換來「金石為開」。
有些人,終究是鐵石心腸,你無法感動。他們來到你的身邊,要麼是來讓你受苦的,要麼是來讓你「人財兩空」的。
就像一些只會敗家的富二代,他們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就是要把父母的錢全部敗光。如此,他們才算是完成任務。
報仇之人,終究存在。對于父母來說,到底該怎麼辦呢?既然有些事兒無法改變,那我們盡力做好自己的本分,那就可以了。結果,就交給上天吧。
人,保持一顆正直且善良的心,凡事順其自然,盡好責任,那你就無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