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得到了什麼,可能就會失去什麼。而失去了什麼,最后又會得到什麼。反正,得到和失去,這兩者就像是孿生兄弟一般,會同時出現。
每個人都喜歡「得到」,因為擁有自己所想要的人與物,會讓自己特別高興。但是, 每個人都不喜歡「失去」。拿得起,未必能放得下。
只不過,要想得到,首先就需要失去。這當中的邏輯就是:得到——失去——再得到——再失去......循環往復,無窮無盡。
比如說吃苦, 人不吃苦,就不會知道何謂「甜蜜」。人沒有感受過悲傷,就不會知道何謂「快樂」。也許,正是因為我們失去了,所以我們才有得到的機會。
一個人,活得再怎麼苦,到了五十歲,老天會在這幾個地方補償你,讓你苦盡甘來。
一、心態,愈發變得堅韌起來。
曾仕強教授說過,吃苦等于吃補。
單純的苦難,那是沒有意義的。而 人生當中的一切磨礪,并不是單純的苦難,恰恰是老天給予人們的考驗。所以,這些苦難,那是有意義的。
說實話,每個人都不希望吃苦,但每個人都需要吃苦。沒辦法,人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太過于脆弱和渺小了,倘若不吃點苦頭,如何能夠成長呢?
我們常說「修身齊家」。 這修身的第一步,就是磨練自身的心性,把「修心」二字做到極致。也就是說,修身的前提,就是修心。
為什麼年輕人容易暴怒,而中年人能控制自己的脾氣,喜怒不形于色呢?就是因為年輕人沒有吃過苦頭,還沒有磨練出堅韌的心性。
人經歷得多了,其實不是壞事,而是好事。所謂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就是這個道理。
二、你的福氣,會越積越多。
好與壞,都不是永恒的,而是有期限的。好,不會好很久。壞,也不會壞很久。反正, 好到一定的程度,壞到一定的程度,就會發生變化。
吃苦的時候,我們都覺得人生毫無價值。可實際上,我們都在給自己,以及家庭的親人積德積福。所謂 「梅花香自苦寒來」便是如此。
有些人含著金湯匙來到這個世界,沒有經歷過什麼,就過上了奢華享受的生活,成為了富二代。這,讓無數人都羨慕嫉妒恨,就埋怨天道不公。
天道,永遠都是最公平的。他得到了什麼,就會失去什麼。 比如,有些富二代在年輕的時候享受了,到了中晚年卻破產了,立馬變得凄慘起來。
普通人,或許大半生都奔波忙碌,但他們至少見識過了這個世界,知道眾生疾苦,同時也有一定的閱歷和能力。在這一點上,前者遠不及他們。
老天不會直接補償你物質錢財,而會補償你看不見的福氣。正因為看不見,沒有人為操作的空間,所以天道在福氣的掌控上,顯得特別公平。
三、你的兒孫,可能會碰到機遇和貴人。
有人會反駁,為什麼沒有人為操作的空間,天道在福氣的掌控上,會特別公平呢?
首先,天道沒有親戚朋友,它本身就是這個世界的規律。其次,它自身就是福氣的源頭,那它要再多的福氣也沒有用。既然如此,就只能按照規律,讓需要的人,享受到福報。
有些人的福報,未必降臨到自己的身上,很有可能會降臨到子孫后代的身上。哪怕是惡報,也是一樣的道理。
所謂「莫道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好的因果,讓你后三代的子孫受益。而不好的因果,則讓你后三代的子孫倒霉。
有一些貧窮家庭的孩子,莫名其妙就遇到了機會,以及貴人。 這「莫名其妙」,其實就是老天的恩賜。老天看到他們的父母如此勤懇,就會對這些孩子特別好。
這個世界,有現世報,也有延遲的報應。是好報,還是壞報,要看我們的一舉一動,是否符合天道。但還是要說,一切,自有天意。
四、會讓你的家庭,安穩平順。
一個家庭,沒有什麼巨大的波動,活在了平凡的日子當中。這,到底是好事呢,還是壞事呢?說實話,這是好事。
但是,活在平凡日子中的人們,卻不是這麼認為的。他們覺得,自己沒有大富大貴,沒有功成名就,那活得平凡,就是一種失敗。
這種想法,不能說錯,只能說「身在福中不知福」。人過五十,活得安安穩穩,平平凡凡,就已經是老天莫大的恩賜了。
有一位國學大師說過, 老天讓你活在平凡當中,就是為了保護你。有很多人,只看到了賊吃肉,而沒有看到賊挨打,所以不懂得珍惜當下的生活。
珍惜平凡且安穩的日子,對身邊人好一點。過往再苦,也成為了歷史。 凡所過往,皆為序章。要堅信,每一段「苦后平凡」的日子,都是最好的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