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里,子女孝順老人,幫忙照顧老人,是天經地義的事。
然而可惜的是,有些子女的表現,真的是跟孝順不搭邊。
這其中呢,一部分人,是他們人品惡劣。但是不幸的是,另外一部分人,跟他們的父母有關。
可以說,老人的3種錯誤行為,很容易釀成兒女不孝的場面。最后導致自己,老無所依。這些行為,都要盡力避免。
如此,才是為自己的晚年生活鋪路。
01 對待子女,非常不公
現實里,老人讓子女離心,最直接的一個原因,就是待遇不公。對待每個子女,給的資源不一樣。
盡管子女之間,是親人,有血緣關系,但是大家都希望得到偏愛,或者是公平的愛。
倘若老人能一碗水端平,那子女的關系,自然融洽。
反之,就是傷害其中一方的心。等到將來養老時,就能看出后果了。
舉個例子。
之前看到一個帖子。女兒照顧老父親好幾年,結果老父親過世的時候,卻把財產都留給了兒子們。
女兒幾乎沒拿到什麼東西。這讓女兒痛徹心扉。
說句實話,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女兒恐怕不會再照顧老父親了。
坦白說,子女之間,有時候存在一種競爭關系。
倘若父母,對待其中一方很偏愛,而對另一方很忽視。
那麼最后,受到忽視的一方,很可能會跟父母決裂。
02 家風不好
現實里,有些老人對待自己的爹媽,就很不孝順。
爹媽臥病在床,他們不聞不問。想著每天占爹媽的便宜,貪錢。
所以,等到他們的孩子長大了,自然耳濡目染,有樣學樣了。
舉個例子。
我父親的一個同事,那個阿姨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她平日里,對待自己母親很苛待。天天跑到母親那里,去打秋風,占便宜。
而且,母親生病之時,她也逃避責任,不去照顧。
所以現在她老了,上歲數了,兒子也有樣學樣。
可以說是一脈相承。
老人如果想要家庭和睦,兒女孝順,就要做出自己的表率。
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感染子女的心。
如此,比說什麼大話空話,都有用。
03 苛待孩子
現實里,不是每一個父母,都會善待自己的子女。
新聞上、生活里,都有少部分父母,非常不合格。
他們在情感上,摧殘子女;在生活物質上,苛待孩子。
甚至少部分人,對子女不聞不問。對他們的艱難,視而不見。
這些父母,等到老了之后,想要子女善待,那是在做夢。
舉個例子。
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新聞,說是父母年輕時,做了錯事,拋棄了孩子。
等到自己困頓之時,想起了孩子,非逼著孩子贍養。
但是子女都是一句話:沒門。
這就是老人自己種下的因果,不能怪別人。
父母跟子女的關系,就好像種子跟大樹的關系。
種下了善因,自然能結出善果。反之,自然不會有好的待遇。
愛是有回音的,恨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