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輩子最頂級的「享受」,并非衣食無憂,是做到這4個字

li李 2023/04/21 檢舉 我要評論

01

陶淵明在《飲酒》中寫道:「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居住在這繁雜的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鬧,別人就問我為什麼如此幸運?只是因為內心世界豐富,精神高尚,所以我才不會受到塵世的影響。

自古以來,人們都特別欣賞陶淵明的做人態度, 不僅看得開,還懂得聽從本心,擺脫世俗,去過好自己的一生。

像陶淵明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告訴了我們一個真相: 日子過的,并不僅僅是柴米油鹽,還有悠然心境。

是否過得好,跟物質有一定的關聯,但沒有必然的聯系。否則,難道窮人就不用活了嗎?避免在這些物質的觀念上,鉆了牛角尖,那我們會過得更幸福。

一案台,一壺酒,一個人,一塊地,一片天,便是人間值得。

02

世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活著」的意義,那他們就為了名利而執著,為了錢財而糾結。 只不過,哪怕他們賺到了大錢,也不一定活得快樂。

某個名人,一開始賺300元,一段時間后賺到了3000元,後來賺到了3萬元。他原以為,月入三萬,就已經特別幸福了。

但是,他覺得依舊不夠,就一直賺下去。 當他賺到了三百萬,三千萬,三個億,甚至成為了大富豪時,這位名人感慨,還是過回三萬元的日子最快樂。

為什麼這位富豪會感慨「平凡」的日子最快樂呢?因為「欲望膨脹」是特別痛苦的一件事。當你的欲望膨脹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你就會惹事,或者被人盯上。

現代人,多半受到這種「物欲觀念」的影響,認為錢多了就快樂,房子多了就幸福。于是乎, 一輩子都成為了錢財和房子的奴隸。

到了臨死的那一天,才感慨, 自己這輩子就像機器人般地活著,過得毫無意義。不久后,便兩眼一閉,兩腿一蹬,赤裸裸地離開這個世界。

03

人生最大的幸福,并不是你得到了什麼,而是你在這個過程中,有什麼樣的活法,過上了什麼樣的人生。

大哲學家莊子認為, 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大致意思是,世人都說我好,但我不以為意,淡然處之。世人都說我是異類,但我依舊不以為意,淡然處之。因為我知道 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也清楚榮辱的界限,這便足夠了。

在莊子眼中,別人怎麼看待我們,不重要。哪怕別人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待我們,也沒問題。關鍵在于, 自己要有自己的一套,要活出屬于自己的「人樣」。

為了物欲而活著,這是ATM取款機和機器人的樣子。為了他人的眼光而活著,這是牽線木偶的樣子。為了世俗而活著,這是流水線產品的樣子。

或許,人這一生最高明的活法,并非為了世俗欲望而活,而是做好這4個字。

04

人這輩子最頂級的享受,其實是「樂天」和「順命」。

談到「樂天」,我們會想到什麼呢?就會想到 「順其自然,知足常樂」的做人理念。

現實如何,我們無法改變,但我們的內心如何,全由自己說了算。是欲求不得,自己為難自己,還是知足常樂,皆跟自己的選擇有關。

單位中的老陳,每個月領著六千塊的工資,就過得特別開心了。 放假了,就去釣魚。平常在家,就練練字,或者刷刷手機,愜意得很。

老陳的上司老李,每個月領著兩萬的工資,一直都不快樂,還跟老陳說,自己又不是大富豪,有什麼好開心的。

如此對比,我們就能看出差距了。 當你想過日子的時候,那日子也會對你特別好。而當你不想過日子的時候,日子也會經常為難你。

真正的「樂天」,不是讓人毫無追求地活著,而是讓人學會跟歲月「握手言和」。我不再怨天,天也接納了我的平凡。如此,樂此不疲。

05

在「樂天」之后,我們還要做到「順命」。

這「順命」的意思,其實很好理解,就是 順從命運的軌跡去做人。有多大的頭,就戴多大的帽子,為人樸素實在。

年輕的時候,我們都喜歡跟命運作對,要跟它對著干。到了中晚年,我們發現不對勁了,就會立馬調整自己的狀態。

特別是在「五十而知天命」后,我們逐漸認 清楚了命運的真相,也知道自己有多少斤兩,那我們的心態就會平和下來,不再要求頗多,走了極端。

命運讓我活到一百歲,那我就按照它的要求,快樂地活到一百歲。而命運讓我只能活到八十歲,那也不強求。反正, 順其自然,不悲不怨,淡然處之。

人,如水一般活著,樂天順命一輩子,我想,人生最大的享受,莫過于此。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