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我們總以為聽到的未必是真實的,只有看到的才是真實存在的。
但是,真的如此嗎?
有些人看似表面光鮮亮麗,實則生活拮據,并不是看到的這樣風光無限;有些人在外鼓吹感情幸福、人間值得,但是背后頻頻吵架、不懂珍惜。
很多時候,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實,或許只是偽裝。
想要看清一個人真實狀態,不能僅僅從表面來判斷得出結論,而應該通過觀察細節,才能真正的窺斑見豹、看清真相。
一個人過得好不好,看這兩點就知道了,藏不住的。
1 情緒變化
作家阿德勒寫過一句話:
「人的情緒變化能夠直接地反映出一個人性格走向。換言之,就是我們能夠通過他的情緒變化,判斷出這個人最真實的性格。」
一個人什麼樣的性格,代表著他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所以,一個人過得好不好,其實根本不用多問,看看他平時的情緒變化,就一目了然了。
有些人看似表面和藹可親,讓人誤以為對他的生活一定順風順水。但是,一旦換作其他事情的時候,往往就會表現出極度的憤怒、焦躁和刻薄的情緒,與之前可以說是判若兩人。
這樣的人往往并非如他所言過得不錯,實際則是過得一般,甚至差強人意。
因為情緒的變化直接能夠反映出他的真實性格,而性格的表現則代表這個人自己當下最真實的態度,這是永遠無法掩蓋與偽裝的。
真正過得好的人,首先是一個能夠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往往不會有判若兩人的性格反差,而是一如既往的平穩與溫和,而這些則代表了他對自己當下生活感受最真實的態度。
現實中,越是情緒變化巨大、起伏不定的人,生活過得越不如意,并不是表面一樣惹人羨慕,而是自有苦衷。
2 內心最真實的需求
有句話說:
「人性就是人的基本訴求,不同的訴求支配著一個人不同的行為,而這些行為構成了他最真實的樣子。」
所以,想要看看一個人過得好不好,其實只要看看對方平日里對外的需求是什麼,就能看出他過得是好是壞,一清二楚。
比如有些人對外說自己不在乎物質,只看重精神生活,早已看透世間一切。可是,平日里對外的行為是對錢斤斤計較,總幻想能夠一夜暴富,于是四處尋找能夠立馬翻身的機遇……
如果對方對外頻頻是這樣的行為,說明他的當下并非過得有多如意,最真實的樣子可能是非常焦慮不安,渴望通過獲得更多的金錢來證明自己,或者是改善生活,這才是他最真實的樣子。
比如,有一個漂亮的女生在很多人眼里不缺少男人的追求,肯定過得非常幸福。但是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這樣,她談了很多男朋友沒有一個走向結婚,反而基本都無疾而終。
原來,她內心真正的需求是安全感,從小因為父母離異讓她失去了安全感,雖然自己條件不錯,但是面對追求的男人,自己始終無法得到想要的安全感,所以才會導致自己過得并不幸福。
所以,想要看清一個人當下過得如何,看看他內心最真實的需求,然后就能通過自己具體的行為看得清清楚楚。
不管任何時候,一個人最真實的樣子,往往離不開情緒的變化、內心最真實的訴求兩方面,讓我們一目了然、心中有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