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女性的人生狀態通常會通過「衣服」顯露出來,與年齡無關

li李 2022/09/11 檢舉 我要評論

一定情況下,人類的行為和動作很多都是無意識下形成的,是一種心理狀態的反映。

就好比華生的觀點:人類的性格是一切動作行為的總和,是某一情境以及眾多習慣神經系統綜合支配下來的結果。因此,一個人的外在打扮在某種情境下也可以成為反映他們心理狀況的標準。

大部分女人都是喜愛追求外在審美的生物,認不認真打扮也能體現一個女人的心理狀況。如果你想了解某個女人的心理狀態,多看看她的衣服你就懂了。

畢竟有的時候年齡并不是判斷她們心態的唯一標準。

第一印象

在和他人交往時,短短幾秒就可以在別人腦海中形成占據主導地位的第一印象,并且長此以往都很難改變,這是首因效應。

想要將自己最好的狀態展現給對方的女人,一般都很在意自己的著裝打扮,憑借良好的衣品,可以為自己的第一印象加分。

女為悅己者容,在乎自己第一形象并且想通過暈輪效應展現自己美好的一面,都在證明這個女人一定在用心的熱愛生活,并且以積極的態度改善人生的狀態。

那些對待生活消沉或者早已不在乎外在起伏的女性,是不會在意這些的。

因此,衣服不僅能反映一個人的衣品,也能反映一個人當下的心理狀態和情緒波動,甚至還包含人生狀態。

服裝搭配反映生活態度

網絡上關于衣品穿搭的課數不勝數,只要愿意學,沒有什麼學不會的。如果一個人在穿衣時,更多偏重衣服的價格和品牌,可以證明她生活水平高,未必能反映她的心態。

服裝能直接呈遞給我們美感的不是價值,而是色彩搭配。因為色彩搭配成功而帶來別人的好評時,搭配者本人也會覺得賞心悅目,對生活越來越積極,對自己越來越自信。所以說注重外在打扮是一個良性循環,它反映了我們的生活態度。

服裝風格體現心理狀態

女人在穿衣打扮時,往往都在無意識之中跟著自己的感覺走。

黑風衣會顯得人強勢,白色大衣會顯得人溫柔,緊身內搭會顯得人性感有氣場,寬松的毛衣顯得人有親和力。所以說這種無意識的偏向打扮既是一種個性,也體現了一種心理狀態。

你是怎樣的性格,就很容易喜歡什麼樣的衣服。這是我們通過衣服傳達的信息。

自我認知

根據穿衣風格也可以很好判斷當下的自我心理。

如果你經常穿中性的衣服,或者羞于戴一些裝飾過多能引起人們注意的飾品,心理學家認為這是陷入了一種心理慣性,不愿意做出太大的改變。 中性衣服是不會引人注意的,可能因為這樣的人本身就只愿意活在人群里。

此外,心理慣性也體現了一個人的自我意識過剩。因為如果讓他們在一些服裝的細枝末節上做出了略微的改變,那對他們而言可能就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嘗試,甚至像是換了一種風格。

改變心理慣性時,我們的神經有一種被刺激起來的感覺,覺得所有人的目光都露在自己身上,自己的專注力也會全部放到被改變的地方上。這種不愿意被改變的心理慣性都來自于自我意識過剩。

換個思路想,你難道會對別人今天換了一條項鏈或者多帶了一個發卡而感到新奇嗎?就算你發現了這些細枝末節的變化,你會發出好看的贊嘆還是替別人感到尷尬呢?

所以說大膽一點吧,周圍并沒有奇怪的目光盯著你看,你想穿什麼衣服就穿什麼衣服,能活出自己的風格才是最重要的。

信息傳遞

在我們通過服裝打扮傳達內心信息時,服裝本身也可以給我們傳遞信息。

這種信息多半是一種暗示的信號,比如說在工作中,人們經常穿職業裝,一來是為了公司管理統一,二來是為了加強服裝對于自我的暗示:我在上班,我需要嚴肅認真工作。

此外,聽到別人稱贊自己的衣著打扮時,我們會更加自信,這也是服裝對我們自己的暗示作用。

依據服裝看待一個人的人生狀態有很多種方法,一個人中年女性穿著時尚偏年輕人風,就說明她愿意以年輕化的心態面對生活;一個人在社交場合想穿得突出一些,很有可能是為了更好的發揮自我優勢。

總而言之,穿衣的話語權掌握在自己手里。

- The End -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