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繁在人心。
2023年,請過低配的生活
作家傅士德說:「現代人的通病,是熱衷于擁有一切。」
我們總在追求各種更高級的物質享受,從滿足溫飽,到有車有房。
等好不容易買房買車后,又想要更大的房子,更豪華的車子……
仿佛一直都追求最好的,這樣就能獲得幸福感。
殊不知,很多時候,生活越低配,精神才越靠近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就像梭羅曾在《瓦爾登湖》里倡導的那樣:
一個人,放下得越多,越富有。
2023年開始了,請試著過低配的生活。
01
低配物質
妳有沒有覺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擁擠了。
基本的生活需求被不斷包裝宣傳,人的欲望也跟著水漲船高。
家里沒用的東西越來越多,生活空間愈發狹小,擠得人心煩意亂。
新的一年想要過得輕松,不妨低配妳的物質生活。
2022年,因工作原因到北京出差,我順便去逛了逛北京魯迅故居。
在那里,我見到了魯迅筆下的「老虎尾巴」書房。
書房面積不大,里面的陳設也極其簡單。
只有一張不大的書桌,一個簡單的書架,一張極窄的木板床。
然而就是在這樣狹小的地方,魯迅創作出了《野草》《彷徨》等經典作品。
不由得想到自己,書房里擺滿了各種文具,連寫作辦公的桌椅都換了好幾次,不由得自慚形穢。
《逍遙游》里說:「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鷦鷯在森林中筑巢,只需要一根樹枝,鼴鼠在河邊喝水,喝飽肚子就足夠了。
人也一樣,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其實不多。
盲目追求過多的物質,反而會成為捆綁住我們的枷鎖。
新的一年,降低自己的物欲,給生活做減法,以簡單輕盈的姿態,迎接往后的每一天。
02
低配消費
一年終了,2022年的消費報告也新鮮出爐。
看著報告,相信有不少人疑惑,我辛辛苦苦掙來的錢都花到哪兒去了?
翻開賬單詳情,總能發現自己有很多沒必要的支出。
掙錢如針挑土,開銷如浪淘沙,存錢如石填海,這是我們大多數人的財務現狀。
新的一年,是時候開始低配消費了。
1. 記錄消費明細
如果妳總是「月光」,不知道錢花在哪兒了,那麼妳一定要學會記賬。
比如,可以用記賬軟件,或是筆記本,將每一筆收入和支出都記錄下來。
隔一段時間,做一次復盤,及時調整自己的消費習慣。
這樣一來,賺了多少、花在哪里、盈余如何,妳就都能心里有數。
2. 把錢花在重要的地方
企業家陳嘉庚說過:「該花的錢,千千萬萬都要花;不該花的錢,一分一厘也要省。」
減少不必要的支出,那些盲目跟風、沖動消費的錢,千萬不能花。
讓每一筆錢都花在刀刃上,那些投資自己、經營家庭的錢,一定不能省。
在妳花錢之前,不妨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這筆錢是必須花嗎?花了之后會后悔嗎?不花的后果會怎麼樣?
花錢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花錢過上更好的生活。
把錢切實地花在值得的地方,過一種高性價比的生活,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3. 定期儲蓄
錢,是生活的底氣,是行走世間的體面,更是意外來臨時的保護傘。
無論妳收入多少,都要養成定期儲蓄的習慣。
推薦妳一種有趣的存錢方法——365存錢法。
每天挑1~365中的一個數字來存一筆錢,存了多少,就勾掉下圖中對應的數字。
比如:存了10元,就勾掉數字10。
這一年中,每天存的錢數不能重復。
當妳填滿數字后,一年下來就能存下66795元。
03
低配目標
新的一年到了,妳去年定下的目標,實現了嗎?
年初說要讀100本書、要練出腹肌馬甲線,還要升職加薪走向人生巔峰……
一年終了,那些目標,是不是沒能完成多少?
沒有規劃的人生就像無頭蒼蠅,但目標太多只會讓人手忙腳亂。
新的一年,試著換個方法,低配目標,從一點一滴開始。
1. 精簡目標
誰都想又瘦又好看,博學又有錢。
但每個人只有一雙手兩只眼,一天只有24小時,一個月只有30天。
如果每個目標都想去實現,很可能還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不妨精簡妳的目標,一年只計劃做一兩件最重要的事。
妳會發現,執行起來并沒有自己想象得那麼難。
2. 拆分目標
列寧曾說:「要向大的目標走去,就得從小的目標開始。」
將大的目標拆分為具體的行動計劃,可以減少大腦的抵觸情緒。
如果妳想一年讀完100本書,就每天留15分鐘去看書;
如果妳想擁有一副強健的體魄,上下班路上就多步行,少坐車;
如果妳的目標是漲工資,那就先把手頭的每一件事情做好……
把目標定小,小到輕而易舉就能完成,就會產生成就感。
這種成就感在心理學上叫「自我效能感」,會讓我們更愿意堅持下去。
漸漸的,一個一個小目標推著妳,不知不覺,妳離實現目標,就越來越近。
04
低配社交
過去的一年,妳是否在各種應酬里周旋往來,哪怕精疲力竭也要掛上微笑;
是否在熱鬧的聚會之后,內心反而感到空虛疲憊。
這世界上所有的交往都是有成本的,和不值得的人相處,消耗的是自己的精力。
2023年,低配妳的社交,將這幾類人請出妳的生活。
1. 遠離酒肉朋友
酒肉朋友在酒桌上稱兄道弟,關系卻最脆弱。
一旦妳陷入困境需要幫助,這些人就會遠遠躲開。
無意義的聚餐,能推就推;玩樂消遣的朋友,默默疏遠。
不值得的酒局,除了熱鬧后的空虛,什麼也不會帶給妳。
2. 遠離不懂感恩的人
生活中,妳是否也遇到過一味索取,卻絲毫不知感恩的人?
他們把妳的好意視為理所當然,消耗妳的熱情與善良。
妳的滿腔熱血,捂不暖一顆缺少人情味的心。
新的一年,不要再委屈自己。
不想幫的忙,不想赴的約,干脆地拒絕。
遠離這些人,不要讓妳的善良被辜負。
3. 遠離負能量的人
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是會傳染的。
一個負能量的人,就像一個黑洞,會把周圍人的好情緒都吸收殆盡。
和他們呆久了,妳的生活也變得一團糟。
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說:
與其跟悲觀的人在一起,消耗自己的能量,不如下定決心遠離。
工作也好,學習也罷,唯有積極樂觀的人,才能給予我們養分,帶領我們成長。
05
低配期待
知乎上有個問題:一個人痛苦的根源是什麼?
有個高贊回答一陣見血:對一切事物抱有高期待。
很多時候,不是幸福太難,而是我們被自己設置的高期待綁架了。
新的一年,降低期待,感受平凡生活里的「小確幸」。
1. 降低對孩子的期待
中國青年報社曾經做過一項調查,大約有七成家長對孩子抱有很高期待,大約六成受訪家長會羨慕「別人家的孩子」。
當眼光聚焦于過高的期待,孩子背負著沉重的壓力,父母也會充滿焦慮,整個家庭便處在緊繃的狀態中。
新的一年,不妨降低對孩子的要求,接納孩子的平凡。
也許他的成績不算優秀,但是他乖巧懂事,不讓妳操心。
也許他不夠細心,但他大大咧咧,從不會把批評往心里去。
發掘孩子的閃光點,方能收獲一個松弛的家庭氛圍。
2. 減少對朋友的期待
過去一年,有沒有那麼幾個時刻,暗自對朋友失望?
其實這世上,各人有各人的煩惱與憂愁,同在風雨中前行,旁人愛莫能助。
拿破侖說:「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有靠自己。」
只有放下對別人的高期待,蓄積屬于自己的力量,才能將人生的路,越走越寬。
3. 減輕對自己的期待
作家馬德說過:我慢慢明白了為什麼我不快樂,因為我總是在期待一個結果。
看一本書期待它讓我變得深刻,跑一會步期待它讓我瘦下來,發一條微信期待它被回復,對別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
但其實,不是所有的期待,都能讓自己得到一個好結果。
人生大多數期待,都注定會落空。
不妨懷著一顆平常心,與生活的事與愿違和解。
即便很多事達不了自己的預期,也要學會釋然。
當妳降低了期待,余生收獲的都是驚喜。
06
低配情緒
過去這一年,妳大概也有幾個輾轉難眠的夜晚。
在黑暗中和自己的情緒較勁,不知如何排解,也難以釋懷。
新的一年開始了,放下該放下的情緒,好好善待自己。
1. 對自己——不內耗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中說:
「沒有一種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強烈,也沒有一個法官比我們自己更嚴苛。」
一個人最大的痛苦,就是自己為難自己。
當妳總是悲觀自責、糾結拖延,無需外界施壓,自己就將自己的精力耗盡了。
及時從情緒中抽身,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救贖。
煩躁時,出門跑跑步,讓苦悶隨著汗水排出;
悲傷時,看一部電影,把注意力轉移到喜歡的事情上;
崩潰時,干脆蒙上頭睡一覺,用睡眠安撫破碎的心。
當妳行動起來之后,妳就會發現那些負面情緒早已被拋開,最后消失不見。
2. 對別人——不動怒
生活里,誰都有憤怒的時候,可能是遭到污蔑,或是被人無端挑釁。
然而狂怒過后,一切后果終究需要自己來承擔。
正如作家劉娜所說:「情緒是一把槍,當我們扣動扳機,槍口其實對準了自己。」
每當妳想發怒的時候,先克制自己一小會兒。
情緒管理專家羅納德博士研究表明,暴風雨般的憤怒,持續時間往往不超過12秒鐘。
當情緒上頭時,先深吸一口氣,給自己12秒冷靜的時間。
不說到嘴邊的氣話,不做傷人的動作,如此就已經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沖突。
3. 對環境——不焦慮
這一年,我們每個人都曾無比焦慮。
全球經濟下行,時不時就擔心失業;
疫情反反復復,讓人心情也隨之浮躁。
時不時的一個意外,更是讓我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時代落下的一粒灰,就會變成壓垮一個人的一座山。
好在不管怎麼樣,我們都熬過來了。
現在回頭望去,發現曾經擔心的事,其實大都不值一提。
正如丘吉爾所說:「一生煩惱太多,但大部分擔憂的事情卻從來沒有發生過。」
要發生的,終究會發生,妳無法逃避,只能面對。
不會發生的,始終不會發生,妳的焦慮,也毫無用處。
豐子愷說:「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愿,不如釋然。」
改變不了環境,那就放寬心,踏踏實實活在當下。
新的一年,照顧好自己的心情,不內耗、不急躁、不焦慮。
只有從情緒的枷鎖中解脫出來,管好自己的心,妳才能擁有長久的自得和歡愉。
07
過去一年,我們背負了太多,才漸漸明白回歸本真生活的可貴。
老話說得好:大道至簡,繁在人心。
真正的低配,是將妳的生活刪繁就簡,把精力放在有價值的事情之上。
當妳能克制自身欲望,不被外界影響,才能自在灑脫,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
2023年,萬象更新,享受低配的生活,滋養高配的靈魂,收獲頂配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