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國藩說過,欲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要想做成一件事,人之能力占了一部分,天意也占了一部分。唯有讓個人的能力符合天意,那我們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心愿和想法。
就拿「改變命運」這件事來說,普通人,真的有機會改變命運嗎?說行,也行。而說不行,也不行。一切,都是有變數和定數的。
在巨大的問題上,多半由定數決定。而在瑣碎的問題上,多半由變數決定。當然,人之命運,由無數的瑣碎之事兒組成,所以 變數的存在,就是為了改變命運的。
一個男人,早年的時候不發跡,沒準到了中年,時來運轉,突然就走上坡路了。所謂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就是這個道理。
女人,也是一樣的道理。不要覺得女子本弱,就改變不了命運。有些時候,做出正確的選擇,就能讓命,發生質的改變。
02
先來談談女人的命運。女人改命最好的時機,到底在什麼時候呢?
就是在30歲左右。而立之年的時候,女人要面臨一個抉擇,那就是選擇什麼樣的另一半。這另一半選得好不好,決定了她們后半生的命運。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女人這輩子有兩次投胎的機會。第一次,是在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第二次,是在選擇配偶,結婚生子的時候。
誕生在什麼樣的家庭當中,誰當我們的父母,這是定數。這所謂的原生家庭,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而是老天幫我們選擇的。
為了讓人們可以改變命運,老天給了女人一個機會,婚姻。 真正有本事的女人,必然能找到真正有本事的男人。雙方強強聯合,自然成就不凡。
就跟漢高祖的原配妻子呂雉一樣,劉邦還是小混混的時候,呂雉就選擇了他。好運的是,她投資對了人,最后成為了大漢帝國的皇后,地位堪比漢高祖劉邦。
不要小看了婚姻。 一場「有潛力」的婚姻,足以讓人脫胎換骨,洗脫原生家庭的烙印。更重要的是,好的婚姻,塑造了好的家庭,給了子孫后代更美滿的未來。
03
男人改命看五十。早年成功的男人,不一定就真的成功。中年的時候,還成功的男人,才算是笑到最后的勝利者。
曾仕強教授說過,與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與其晚失敗,不如早失敗。
成功,最好要晚一點,不然人們守不住成功所帶來的福氣。失敗,最好要早一點,沒有經歷過生活的苦難,就不會激發自身的潛力,從而浴火而生。
男人配得上的,應該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盡苦寒來」這番話。早年,要經歷磨難,積累經驗和資產。到了中年,厚積薄發,大器晚成。
成功,只有兩種模式,要麼是大器早成,要麼是大器晚成。對于普通人而言,還是做個「大器晚成」的人比較好。 越是晚成,人之收獲就越大。
唐朝名將郭子儀,五十歲之前,依舊沒有發揮才華和能力的機會。五十歲之后,差不多到六十歲了,安祿山叛變,讓郭子儀順利地登上了歷史的舞台。
所以說, 命,充滿了變數,不一定就永恒不變。這當中要看的,還是人之能力和選擇。在某些情況下,「事在人為」那是可以實現的。
04
普通人的命,有這些變數。
一、選擇的變數。
有人說過,人生的每一步,都是一種選擇。選擇讀什麼書,做什麼工作,去到哪個行業當中打拼,跟誰結婚,有沒有理想的追求,決定了每個人的一生。
選擇,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就特別困難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出準確無誤的選擇。絕大多數人,都糊里糊涂地生活,那他們就會讓命,走下坡路。
究竟如何選擇,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生的價值呢? 有一個標準:做出讓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二、性格的變數。
在這個世上,有80億人,就注定有80億種不同的微型性格。有些人性格陰狠,有些人性格內向,有些人性格陽光......
性格不同的人,都走上了不一樣的人生道路。這些道路,并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合不合適之別。
我們唯一要做的,并不是隨波逐流,而是以自我的性格為基礎,去找到合適的方向,過上適合自己的生活。如此,人生就成功了大半了。
05
寫到最后
不論是女人改命看三十,還是男人改命看五十,這當中的關鍵,都是選擇和性格上的變數。
定數如何,這是老天的事兒,我們沒必要擔憂,也沒必要埋怨,順其自然就好。 而變數如何,一部分決定權在我們的手上,那我們盡心盡力就可以了。
至于結果如何,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隨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