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在身,五十必富」:這些天命,很珍貴,渡人渡己

li李 2023/02/19 檢舉 我要評論

自古以來,我們都特別重視「年齡」,覺得每一個年齡段,都有相對應的使命。

二十歲的時候,那是學習的階段;三十歲的時候,我們需要成家立業;四十歲的時候,人就不該活得迷惑了;五十歲的時候,我們就該通曉天命了。

通曉天命,并沒有那麼復雜,就跟這三點有關。 第一,知道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第二,徹底搞清楚自己的命數;第三,明確自己未來所走的路。

用《一代宗師》中的話來概述,就是 「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認識自己是重點,看透人間是能力,與眾生相融,則是智慧。

這「知天命」,之所以那麼重要,就是因為它是一道坎,也是命運對于我們的考驗。 能不能過關,決定了我們的往后余生,是否過得幸福。

天命加身,要看五十。奔五后,如果你能擁有這些天命,那你將渡人渡己。

一、「跟歲月言和」的天命。

有一位作家說過, 不論我們的前半生有多輝煌,后半生都只有一個結果,跟歲月握手言和。

在漫長的歲月面前,我們的一生,貌似顯得特別短暫。50歲之前,我們還會覺得自己特別年輕。50歲之后,這種年輕感消失了,衰老的感覺一下子就上來了。

所謂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就是這個道理。我們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奔跑,沒想到,我們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歲月。

等我們放緩腳步,內心就會產生「厭惡歲月」的想法。其實,我們沒必要討厭歲月,也沒必要對「時光」過分糾結。 因為我們無法阻擋歲月的腳步,那我們就只能珍惜當下。

做個跟歲月「握手言和」的人,目的不是為了什麼,只是為了過得更平穩,更簡單罷了。 生活,何須復雜;人生,何須憂心。

該來的事兒,始終會來,胡思亂想解決不了什麼問題。所以,跟歲月為伴,與時光為友,享受慢慢變老的過程,如此就好。

二、「一笑置之」的天命。

有一種表情,名為「笑」;有一種境界,名為「一笑置之」。

別人說什麼,我們笑笑就好,也不反駁。前路有什麼困難,我們笑笑就好,反正我們無法改變既定的現實,淡然接受就可以了。

要想做到「一笑置之」,為什麼那麼難?原因有二。 首先,不是所有人的心胸,都能廣闊到包容身邊的一切;其次,平常心,那是深陷于名利場的人們,所難以做到的。

失敗了,99%的人不會一笑置之,而是怨天尤人。失去了某些東西,99%的人不會一笑置之,而是選擇憎恨這個世界。

說實話,失敗和失去,這是永恒不變的人生主題。 能夠成功的人,很少,能夠一直得到的人,更少。所以說,失敗和失去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的心,不夠淡然。

上文說過,我們需要跟歲月言和。而「言和」的前提,就是跟往事告別,跟當下相擁,一笑置之。

三、有「自知之明」的天命。

《道德經》中有言: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有一位破產的老闆,在奔五之后,就開始反思,為什麼自己會失敗呢?難道說,是自己的能力,配不上自己的野心嗎?

後來,這位老闆才想明白, 失敗的根源,就在于自己沒有自知之明,總是被身邊的小人蠱惑,從而走錯了路,落得悲慘的下場。

在外面做事,或者有一定事業的人,能力可以差一點,但「自知之明」這四個字,那是一定要做到的。

做不到自知之明,我們就容易走歪路;不清楚自己的底細,我們就容易被小人牽著鼻子走。 事實上,小人沒錯,錯的只是「高看自己」的我們罷了。

所謂 「人貴有自知之明」,不是說我們要瞧不起自己,而是說人要謙卑,要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這,才是「命順」的核心。

四、「破除心魔」的天命。

有這麼一個現實,每個人的心中,就存在著「心魔」。 這「心魔」,會在你不經意間,控制你的想法,影響你的一舉一動,讓你做出不理智之事兒。

看到過一些中年人,奔五后,竟然越活越消極了,脾氣也變得不太好。只要家人說錯一句話,他們就會拉長臉,跟家人對著干。

消極的心態,以及暴躁的脾氣,都是「心魔影響」的結果。無法祛除心魔,無法戰勝內心的自己,就算我們戰勝了別人,也沒有任何意義。

有一位名人說過, 戰勝別人不是重點,戰勝內心的自己,才是真相。

我們一直把「眼光」放在別人的身上,卻忘了「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所謂 「反求諸己」就是這個道理。

人,勝人易,勝己難。這一生,不是戰勝他人的過程,而是跟心魔不斷挑戰,甚至戰勝心魔的經歷。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