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萬事興,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人生格言,無數人都對此大加推崇,希望能形成一家安樂的局面。
但很多人忘了,和睦的前提是父母要起好帶頭作用,為子女樹立標桿,為子孫后代做好榜樣。
否則父母其身不正,言行不當,子女們耳濡目染,整個家庭也會走向沒落,就連在親子關系中也只會飽嘗痛苦,互相折磨。
尤其是家里有這兩種老人,家庭只會走向衰敗,兒女們只會痛苦。
01:好吃懶做的老人
老人們對于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們是子女們效仿的對象,也是整個家庭的主心骨。一個家庭到底是蒸蒸日上,還是日漸頹靡,就取決于家長的決策和格局。
有些家長意志清醒、三觀端正,能夠帶領子孫不斷向上,他們在任何時刻所做出的英明決定,都會改變子女一生。
正如我國晚清名臣曾國藩先生,他是靠讀書改變命運的例子,後來也將讀書習字的家規刻進每個子女心里。
在他的帶領之下,曾家200多個子孫都走向了讀書之路,無一敗子,整個曾家也成為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家族,如今仍舊是家庭教育的典范,被后人稱頌。
如果沒有曾國藩先生的遠見卓識,曾家未必會有後來的成就,這就說明一個家庭中最幸運的,就是擁有明智的老人。
與之相反的是,現實生活中還有太多老人好吃懶做,耽于學習。他們自己的人生渾渾噩噩,也未曾為子女找到康莊大道,一家人相互耽誤,家庭的未來可想而知。
希望父母們能夠警惕自身、不斷向上,這不只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整個家族的延續。
千萬別因為自己一時的糊涂而成為千古罪人,到那時你毀掉了子女,也將一生飽受煎熬。
02:胡攪蠻纏的老人
周大哥最近神情疲憊,在工作上屢屢出現差錯,最終被領導辭退。看著當初意氣風發的青年,如今變得滿臉倦怠,很多人都覺得十分可惜。
其實周大哥十分努力,一直被周圍人所看好,只是他不幸地攤上了一對胡攪蠻纏的父母。
父母們分配不均,偏心大孩子,從小就把最好的資源留給大孩子,無盡剝奪周大哥的資源。後來眼看周大哥在城里買車買房,便試圖占為己有,為大孩子分擔壓力。
周大哥疲于應付,采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父母依舊不肯罷休,每日在周大哥門前哭天搶地,導致周大哥心亂如麻,連工作都被耽誤。
回想這幾十年來的時光,周大哥只有無盡的恐慌和倦怠,他甚至想過因此而結束生命,好在後來妻子不斷陪伴與鼓舞,才使他走出低谷。
往后余生,周大哥已經意志堅定,不再與父母為伍,他要與其劃清界限,從頭再來。當周大哥歇斯底里,要與父母恩斷義絕時,父母才恍然醒悟,但已經為時過晚。
為人父母若是無法盡職盡責,對于子女來說是種傷害,對家庭也是種污染。
沒有人愿意呆在烏煙瘴氣,父母拎不清的環境里,這類父母只不過是自討苦吃,晚年落得凄涼的結局。
奉勸所有父母不要心存偏私,更不要用蠻力來統治家族。子女需要的是愛、呵護和陪伴,不是你的張牙舞爪,強勢控制的態度養不好子女,只會生出無端的怨恨和災難。
如果不想晚年家宅不寧,就請停止此類行為,多為自己添福氣,以后兒女才會孝順你。
一個家庭的發展與家長的素質息息相關,這兩類父母會使家庭走向衰敗,也會讓子女活在深淵,希望我們都能痛定思痛,及時改正。
先有好父母才有好孩子,努力完善自己,相信命運也會給你最好的結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