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每一個階段都會有自己要面臨的事情,年輕的時候,總是為了夢想而奔波。中年的時候,會為了生計而奔波。等人老了,走不動的時候,又卡死或為養老問題而惆悵。
人老了,很多老人總是會為生活而苦惱。自己有退休金的話,子女的負擔也會相對輕一些。而有一些老人忙碌了一輩子,年紀大了,卻依然需要勞作,賺錢糊口。
很多時候,不是因為子女不孝順,而是老人不想成為子女的負擔。其實,這種想法雖然是為了子女考慮,但是往往會讓子女內心充滿愧疚。
人老了走不動了,不管兒女孝順與否,最好提前做好準備,立下規矩。也不至于到最后兒女之間有矛盾。
1.贍養父母,兄弟姊妹都有義務
對于子女來說,父母只有與一個。對于父母來說,可能不只一個,所以很多時候,就會出現父母偏心的情況。
因為,也會讓不受寵的子女,內心不平衡,覺得自己是家里最不待見的那個,父母老了自己在養老問題上,也應該少一點付出。
但是現實恰恰相反,很多時候父母老了,伺候在父母身邊的人,往往是父母曾經最不喜歡的那個子女。雖然子女也有怨言,但是終歸是人性的善良占據主導地位。
當然,贍養老人,是每一個子女都應該的事情,不能單單指望其中一個人。作為父母,更應該有先見之明,提前將子女召集在一起,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都可以,但是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一個人。
作為子女,都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顧,都有自己的生活。成年人的世界沒有誰的世界是容易的。所以,父母要體諒到每一個子女的難處。而兄弟姊妹之間也要相互體諒,互相扶持,贍養父母,是大家共同的責任。
2.出現問題,大家擺在明面上解決
小時候,會覺得兄弟姊妹之間的情義這一輩子都不會改變。不管我們長到什麼年紀,這份感情會依然和小時候那樣純真。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每一個人經歷的世事不同。漸漸地我們會發現,原來小時候的感情也在慢慢的改變,那些曾經的美好也一去不復返。
只要有父母在的家庭,父母就是這個家庭的掌舵人。不管何時何地,父母都應該為子女立好表率。
一家人,不管任何時候,兄弟姊妹之間有什麼問題都要大家一起擺在明面上解決。遇到事情要盡快解決,親兄弟之間不要有隔夜仇。否則,感情會隨著矛盾的加劇而越來越淡。
3.彼此之間的生活相互尊重
很多老人年紀大了,會選擇和子女一起生活。這樣子既可以減輕子女來回照顧老人的奔波,老人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照應,可謂一舉兩得的事情。
但是,兩代人之間不管是在觀念還是生活方式上,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聰明的老人,往往會提前和子女打好招呼。
彼此之間的生活,盡量不會干涉不多,尊重彼此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這樣子大家都能夠身心舒服,而不至于整日別別扭扭,時間長了,就會影響大家的感情。
老人生活在子女的家中,盡量不要倚老賣老,年輕人的生活,就隨年輕人自己做主。即使看不慣,也可以委婉的進行提醒,而不是劈頭蓋臉的訓斥。
作為子女,要充分考慮到老人的生活習慣,畢竟每一個人都會有老去的那一天。我們現在對老人的態度就是幾十年之后,我們自己孩子對待我們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