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無論能力多強,都要及時打開這幾扇門,好運將更上一層樓

li李 2023/03/20 檢舉 我要評論

很多人認為人的能力越強,越不需要在意太多東西。而事實上一個人越有能力,越要活得謹慎。

人在山腳或山腰的時候很小機率會遭遇困難,可一旦到達山頂,就會因為站的太高而迎來各種各樣奇怪的考驗。

老話說,小心駛得萬年船。如果說將生活比喻成大海,那麼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海面上的一葉扁舟。做一個謹慎的舵手,即使駕駛技術沒有太好也不容易翻船。

許多聰明的人之所以很難在事業上取得進步,就是因為他們會在做出微小成績的時候,內心逐漸發生變化,自大和驕傲讓他們不愿意再與「普通人」多接觸。于是,脫離現實之后的成功難免問題百出。

人越能干就膽子越大,但是大膽也要細心,粗心大意常常會將事情搞砸。

做人要明白,無論能力多強都不能脫離現實。雖然現實有時候很糟糕,但是脫離現實之后注定難以繼續追求夢想。

生活是殘酷的,即便夢想破滅了,我們仍舊要咬牙繼續走下去。人生充滿了戲劇化和轉折點,平靜的生活隨時都可能發生改變。

有些遺憾是注定的,再怎麼掙扎也無用;有些缺失是天生的,拼命彌補也不過是自我安慰的心理作用。

生活可以用一瞬間讓人感到幸福和滿意,也可以在下一瞬就讓人體會到崩潰和沮喪。

柏拉圖說:「人生最遺憾的,莫過于,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人可以有理想,也可以有幻想,但不能認不清現實。理想使人奮進,幻想令人愉悅,一旦脫離現實,奮進和愉悅都會化成泡沫。

一個人無論能力有多強,都要及時打開以下三扇門,唯有如此才能讓好運更上一層樓。

打開心門,與人交往

人是群居動物,無論任何時候一個人想要活得好,都不能脫離群體。

或許有人會說,大家不是總強調要學會斷舍離,要遠離不必要的社交。為什麼這個時候又說人是群居動物,不能脫離群體。

其實遠離不必要的社交和不脫離群體并不沖突。

不必要的社交是一種消耗,但這并不代表所有的社交都屬于消耗,有的社交是加碼,有的社交是互利共生。

拒絕與人交往的人很難走的長遠。與人交往雖然「交淺不可言深」,但這并不代表對所有的人都關閉心門。

人生在世不必四海之內皆兄弟,但要擁有那麼三兩個可以毫無顧忌真誠交流的知己。

獨處確實是好事,他可以讓時間完完全全屬于自己。但太長時間的封閉也會讓一個人的思想出現問題。

如果因為能力強就拒絕與人交往,此舉甚蠢。打開心門與人交往,可以發現更圓的月亮。

打開思維之門,避免固化

一個人究竟能走多遠站多高,取決于他的思維模式。生活始終在改變,思維也要不斷成長。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的思想一定不需要與時俱進,那麼其光鮮亮麗的時間也不會停留太長。

固化思維究竟有多可怕?往小了說是倔強,愛抬杠,往大了說就是不識時務,以卵擊石,拿頭撞南墻。

好漢不提當年勇,英雄不問出處。昨天的太陽曬不干今天的衣裳,曾經的輝煌也照不亮未來的迷茫。

諸葛亮說:「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每個人在付出之后打內心深處都是想要收獲回報的,即便嘴上不說潛意識也是那麼希望的。

所以與人相處一定要適時地放低姿態,讓自己謙虛一些。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收獲更多的好主意。

沒有人愿意與高傲的人聊自己的想法,打開自己的思維,多一些認可和包容,換一種思路和態度,你就會發現通往成功的路并非只有一條。

避免思維固化,才能讓好運長留。

打開苦難之門,跳出舒適圈

這個社會很有意思,它從來都不會走平穩的直線,所有的軌跡都是波浪線。于是通過總結歷史經驗,我們得到這麼個結論,那就是物極必反盛極則衰。

將一只青蛙放進沸水中,它會立馬跳出來,但如果將它放在冷水中,而后慢慢加熱,這只青蛙直到被煮熟也不會跳出來。

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不要太貪戀舒適圈,沒有人能在舒適圈中待一輩子。

環境突然改變,是人都能發現,環境逐漸改變,總能將大部分人蒙騙。

由此可見,當一個人身邊再也沒有反對的聲音之時,就說明問題已經出現。

沒有人能夠做到永遠正確。別人不反對,有可能是不敢反對,還有可能是在故意捧殺。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都不利于長遠發展。

做人不能太貪慕榮華,太注重享受。只有主動打開苦難之門,自己走出舒適圈的人,才是真正的智慧之人。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