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家見面,有如此行為真的掉價,許多人根本意識不到

li李 2023/03/29 檢舉 我要評論

01、卷首語

親家之間的關系,很微妙。就像山水畫,多一分太濃,少一分又嫌淡。

初見面時,兩家人說得太多,很有可能就會錯得越多。表達不到位,很可能造成許多誤會。好好的一家人,反而成了「冤家」。

與親家見面,有的行為,如若,把握不了分寸感,會讓人很掉價。

席勒說:「不尊重別人的人,別人也不會尊重他。」

兩家人見面,言行舉止要格外謹慎。話說得沒有分寸,會給人留下一種層次低,庸俗、太物質的印象。

與親家相處,濃淡相宜,才能呈現出最完美的姿態。

親家見面,有如此行為真的掉價,許多人根本意識不到。

02、與親家攀比,不甘于經濟落后

莎士比亞說:「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里毀滅了自己。」

在與親家相處時,不管自己的經濟實力有多強,都不要擺架子,更不要與親家攀比,不要總想壓對方一頭。

比如:見面時,就問及很隱私的東西,家財、收入、孩子的工作問題等。然后再一一與自己家對比,處處顯示出優越感才肯罷休。

與親家攀比,處處都要顯示出自己家好。展現賺的錢比對方多,孩子也更出色,就算是家里的一花一草,都比人家的茂盛。

其實,過分的攀比,只會讓親家覺得你瞧不起他,讓他的心里很難過。

大人明爭暗斗,孩子夾在其中也很難受。

兩個家庭,決定做一家人,就不要在任何地方過多地去做比較。彼此都應該多看看對方好的一面,大家和睦相處,所有人才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03、貶低親家的孩子,抬高自己的孩子

親家見面,會在相處時,判斷對方對自己孩子的認可與接納程度。

親家對孩子的接納程度越低,父母便越是不敢輕易讓孩子結婚。

《歡樂頌》中邱瑩瑩與應勤談婚論嫁,本來應該男方去女方家提親,可邱瑩瑩卻讓父母來上海見應勤爸媽。

不僅如此,應勤母親比約見的時間晚到了一個多小時,隨便找了個借口,就搪塞了過去。她一直在說邱瑩瑩處處不如應勤,讓邱瑩瑩一家人很尷尬。

邱瑩瑩的父母,看到親家對自己孩子的貶低,導致他們對女兒的這樁婚事有些猶豫。

親家之間見面,一方開始貶低對方的孩子,這會讓另一方覺得孩子結婚后,會不被接納與尊重。

兩家人相處,談及孩子,如果處處都炫耀自家的孩子,把對方家里的孩子說得一文不值。越是這樣顯擺,越是讓人反感。

兩家人要結為親家,要做到平等對待兩個孩子,做到互相尊重與互相欣賞彼此的孩子,如此才有利于小兩口經營婚姻。

04、第一次見面,就表明聘禮或嫁妝占為己有

有的親家,見面時,兩家人坐在一起,不談孩子們的將來有什麼打算,也不說彼此對孩子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擔憂,只在乎禮金的問題。

上來就問孩子結婚,對方可以出多少錢,并且講明白,這些錢要給他們,而且沒得商量,錢不會還回去。

其實,親家之所以愿意出聘禮或者嫁妝,是給子女的一筆錢,扶持他們建立新的家庭。

如若,一方特別在乎錢,迫切地想將對方的錢據為己有,其他的仿佛都不重要。這樣一來,會讓對方看不起,覺得父母不夠愛子女。

如此,便有可能會導致子女結婚后,在對方的家庭,被看不起,被冷落。

與親家相處,盡量少談錢,少談嫁妝與聘禮,畢竟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以免,因為錢,而產生誤會。

兩家人若因為錢,而鬧了不愉快,很可能會攪黃孩子們的姻緣。

05、總結

與親家相處,做到互相尊重,做到互幫互助,各自欣賞。

與親家見面,別攀比,別太看重錢,別貶低對方抬高自己。兩家人,要成為一家人,就要多為兩個孩子著想,做到和平相處。

與親家和平相處,要做到不動聲色。處處為了孩子著想,少說話,多用行動去表達誠意。爭取親如一家,讓大家的生活更安穩幸福。

-END-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