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按照年齡來判斷,三十歲就應該成家立業了,人生走上坡路;四十歲就小有成就,也有不少經歷,活得通透了。
可惜,我們常常事與愿違,四十歲還沒有結婚,一事無成;或者成功了,又失敗了,婚姻變成了過去式。
很喜歡一段話:「畢業多年后,想見一見同學們,覺得來日并不方長。現在才發現,人情無常,很多人都沒有必要再見了。」
給大家提個醒:40歲之后,不管有沒有本事,都少去參加同學聚會。
01
你的炫耀,會惹來麻煩。
過年前幾天,我回到家鄉,和十來個國中同學小聚。
同學老劉說:「這頓飯,我請客。」
順著老劉的話,我們發現,他在東莞開了一家小玩具廠,并且生意不錯。開著幾十萬的車回家,有衣錦還鄉的派頭。
炫耀是人的本性,因此老劉的做法,我們是能理解的。
忽然,同學老張冒出一句:「我正好失業了,準備去東莞打工。這個忙,老劉同學,必須要幫。」
其他同學,也跟著起哄:「這是小事,老劉一定能辦好。」
事情的另一面,老劉是很為難的。因為小廠是幾個人合伙的,人員變動,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
若你是「老劉」,會怎麼做呢?幫忙,會為難自己,不幫忙,炫耀的事情已經做了,「本事」擺在那里。
《格言聯璧》里說:「丈夫之高華,只在于功名氣節。鄙夫只炫耀,但求諸服飾起居。」
所有的光鮮亮麗之后,都有不得已的苦衷,都是煎熬的生活。你若炫耀自己,就是給煎熬的生活,添加了一份困難。
若是過分吹捧自己,反而露了馬腳,說起來都臉紅;被人嫉妒之后,你就會變成同學們的仇人;使勁幫同學,不是你的本意......可是人呢,幾杯酒下肚,就管不住自己了,還是少一些吃吃喝喝為好。
02
你的落魄,并沒有誰在乎。
電視劇《張衛國的夏天》里,有這樣的畫面:張衛國去參加師兄弟聚會,因為是騎車來的,被保安攔住了,非常尷尬。
到了聚會的包廂,又被冷落了。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大師兄、成功人士林宏年的身上。
捫心自問,你會去「坐冷板凳」嗎?
當你很落魄的時候,帶著熱情去參加同學聚會,但不一定受歡迎。或者說,你只是去湊數而已。
坐在角落里,為同學們鼓掌,這是高尚的舉動,但是你的鼓掌被人忽視,就不好受了。
「窮在鬧市無人問」,有的同學在聚會的時候,刻意躲開那些沒有出息的人,就怕被拖累。這樣的情況,也不是沒有。
真正愿意幫你的同學,不一定在聚會場所,而是會和你「私聊」,深度了解你的情況,并且給你一些指引。
既然去聚會,是沒有面子的事情,那麼不去就行了,還留住了一點點面子。
03
你的期待,多半要失望。
契科夫在小說里,寫了一個胖子、一個瘦子,他們在同一所中學讀過書,曾經是朋友。
多年后相遇,他們互相匯報自己的情況。
胖子說:「我已經做到三品文官……有兩枚星章了。」
瘦子聽了,臉色變白,因為他只是八品文官,收入也很少。
「人比人,氣死人」,你發現自己的本事,比別人更糟糕,就會很失望。
想要和同學們聊一聊過去的美好,說一說重逢的喜悅,但是因為人的層次有差距,都不知如何聊天了。
同齡的人,也會三觀不合,你不要知道太晚了。
更可怕的是,有人同學,帶著算計別人的目標去參加聚會。
春秋時,軍事家孫臏去投靠同學龐涓,結果被龐涓嫉妒,割掉了膝蓋骨;外交家張儀落魄的時候,去趙國投靠同學蘇秦,被蘇秦安排在角落里吃飯,飯菜都是下人的,令人氣憤。
以史為鑒,你會發現,人與人之間的陌生,從走出校門那一刻,就開始了。 走出校園,誰都不是那個單純的讀書人,都學會了爾虞我詐,勾心斗角。
你單純要看看班花,發現班花變老了,也變丑了;你喜歡的人,結婚了,但是婚姻不好,令人心酸;班長,曾經威風凜凜,現在混得很慫;學習委員,現在不愛學習,愛賭牌......各種亂象,還是眼不見為凈。
04
悶聲發大財,才是最大的清醒。
四十歲之后,人就不要迷迷糊糊過日子了。
真正屬于你的幸福,就在一個小圈子里:家庭。
除了父母、愛人,就沒有幾個人期待你好,也沒有幾個人會全身心幫助你。
當夫妻反目之后,也會改變格局,希望對方過得不如自己。
有頭腦的人,已經遠離了同學聚會,其他吃吃喝喝的場所,也會委婉地拒絕。
自己有本事,就默默地走遠登高,感受「偷著樂」的樂;自己沒有本事,就低頭走路,爭取早一點厚積薄發。
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都指望你狠狠賺錢,都擔心你喝醉,妻子還怕你遇到學校的初戀、暗戀的人。
若是同學會上,有人翻舊賬、舊情復燃、酒后誤事,就更糟糕了,誰都脫不了干系。花錢,也是買罪受。
最好的人生,就是寧靜致遠;最大的財富,就是悶聲發財。
05
在《同學會》書里,有一句很現實的話:「同學聚會就是對同學們的一次檢閱,上學時所有的表現都是紙上談兵,有沒有真本事得看你參加工作后的表現。」
是啊,讀書時光,是人生的出發點而已,不必頻繁回頭了。
總有一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忘了。然后,我們遇見新的人,過上新的生活。
如果,你是鳳凰,就別去找麻雀做朋友,層次不同的鳥,談不來;你是麻雀,就別圍著鳳凰轉,去找蟲子吃吧。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就是習慣獨來獨往,苦而不言,喜而不語。
我們都要告別昨天的自己,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