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感慨:「天意弄人。」
把解釋不了的事情,看不透的東西,算成是「老天」的安排,這是一句托詞。
《黃帝四經》里說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毋逆天道,則不失所守。」
聰明的人,不會怨天尤人,而是參透天意,順著自然的規律去找機遇,用天道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守住自己擁有的東西。堅持住,人生就昌盛了。
機遇天天有,關鍵看你是否抓得住。
因而,我們要善于審時度勢,如果遇到以下幾件事,說明老天爺要賞飯吃了。
01
曾經和你結仇的人,主動來找你,說明社交格局轉變了。
俗話說:「說明格局,什麼命。」
若是你容不下別人,還把仇恨牢牢記住,一定要找人報仇,那麼你的格局就顯得很小。容下了一切,格局大了,命運的轉機就多了。
十六國時期,有一個叫李陽的年輕人,家境貧寒,靠種麻為生。
有一年,他收割麻之后,發現漚麻的池子被鄰居石勒全部占有了。
不管如何說理,石勒都不聽,認為「先到先得」。
無奈之下,李陽舉起了拳頭,石勒抱頭就跑。從此兩人結下了仇恨。
若干年之后,石勒做了后趙的皇帝,請過去的老鄰居來吃飯。唯獨李陽沒有來。
石勒派了專用的馬車去接李陽,然后說:「當年,我們都還年輕,我也無知,現在的我,難道還與一個平民為仇嗎。」
喝過「和氣酒」,李陽被安排做奉車都尉,理由是他的拳頭過硬。
類似的情況,還有唐朝時的李光弼,得罪大將郭子儀之后,很長時間都悶悶不樂。
安史之亂發生之后,郭子儀請李光弼一起保護唐朝,說:「現在國家動亂,我怎能懷有私心泄忿呢?」
因為郭子儀的舉薦,李光弼有了「戰功推為中興第一」的聲譽。
任何時候,冤家宜解不宜結。
有過節的人,能夠主動找你和解,千萬不要擺架子,不領情,要就坡下驢。也足夠說明,對方是一個深明大義的人,值得你和他持續交往。
有道是,不打不相識。
因為有過節,才更加知根知底,能夠合作共事。
至于什麼時候,有過節的人回來找你,那就是天機。但是我們相信,一定會有機會的。畢竟,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的情緒會消除,對事物的認知會改變。
02
有人總是逼著你存錢,說明你要發財了。
看過一個笑話。
清朝時,一個書生把薪水交給妻子,得意地說:「這是我從‘學而時習之’里得到的哦。」
妻子在街上開飯館,收入也不少,于是嘲諷了一句:「這是從‘有朋自遠方來’里得來的哦。」
書生頓時就尷尬了,沒想到妻子比他套路更深。
老父親見狀,說:「懂不懂,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一家人笑得前仰后合,錢也順理成章,都進了妻子的腰包。
是不是,很多家庭,都有類似的情況?
丈夫賺錢,然后把錢給妻子。雖然丈夫內心不夠愉快,但也只能如此。
當家庭真正需要用錢的時候,丈夫才會頓悟,原來妻子「管得緊」是有好處的。
老天爺賞飯給你吃,你還要留得住,否則仍舊要受窮。
留住得到的東西,就得有管束。而管束你的人,給你難堪,但是也給你幸福。
那些沒有人管的人,吃光用光,雖然瀟灑了很長時間,但是年紀越大,越狼狽不堪。
父母、愛人、兒女、兄弟姐妹......但凡逼著你存錢的人,都是對你好的人,別知道太晚。
正所謂,自律的能力不強,那就用「他律」也是好事。
03
有人發現你的「利用價值」,說明你正在走上坡路。
從一般人的社交來看,多半有價值交換的情況發生。誰都不愿意和一個毫無價值的人交往太深。
陳果老師說過:「社交的動機:利益關系和將來的實用關系。」
有人利用你的價值,說明你本身有了一定的價值,若是持續努力一把,命運就可以徹底改變。
東晉時,司馬昱被大將軍桓溫推舉到朝廷,輔佐年幼的皇帝。
顯然,桓溫發現了司馬昱的皇家身份的價值。
司馬昱也很識趣,服從安排,後來自己也做了皇帝,稱為晉簡文帝。
歷史學家司馬光評價司馬昱 :「帝美風儀,善容止,留心典籍,凝塵滿席,湛如也。」
人在社會上混,不能把利益當成一切,但也不要抗拒所有的利益。畢竟,吃喝拉撒,都得花錢;得到高位,也是增加收入,提升名氣。
有人抬舉你,你就順勢登高,自然就會取得一番作為。
很多時候,我們很迷茫,或者努力很久,卻沒有看到成效,但是旁觀者清,發現了我們的好苗頭,鼓勵幾句,或者開展合作,那就有了價值的體現。人生也有可能,華麗轉身。
04
值得注意的是,天時再好,還要努力創造「地利、人和」的基本條件,不能坐等老天青睞你。
要明白,老天喜歡的人,都是那些敢于拼搏,努力冒尖的人。正是,天道酬勤。
踮起腳尖,離天更近一些,才是我們應該有的狀態。若是你一直萎靡不振,和天的距離越來越遠,那就難成大器了。
所謂天意弄人,其實是老天在考驗一個人,故意制造了一些障礙。
當你積極向上的時候,就扛住了考驗,好運的天平,自然會向你傾斜。
《易》里講到:「勞謙君子,有終吉。」
勤快一些,謙虛一點,終將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