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把戒尺,越早擁有,人生越順暢

li李 2023/02/03 檢舉 我要評論

「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的途徑。」

——英國畫家瓦茨

你是否有這樣的問題?

工作五年了,同齡人不斷升遷,但自己依然是一名基層的小職員,連往上爬的機會都沒有?

40歲了,越來越不想上班了,工作太累了,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每天都忙碌于孩子家庭與工作之間,卻不知道到底在忙些什麼?

在人生中,很多人都會遇到生活里的各種瓶頸,但卻不知道怎麼去解決。我們往往會依賴于固定的思維模式和以往的經驗,去試圖解決各種問題,但這樣往往只是白費力氣而已。

聯想公司的創始人柳傳志,就認為,我們應該從更高層次去思考,跳出舊有模式,他認為我們都應該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他把這種能力稱之為「復盤」。

復盤,也就是自我審視和反省,會幫助我們去看到自己的關鍵問題所在。而養成自省習慣后,你會發現,你完全能活出自己想要的那種人生。

01

自省,讓生命煥然一新

「痛苦+反思=進步。」

——「投資界的史蒂夫·喬布斯」雷·達里奧

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在年輕時并不成功,但是他渴望在人生中能做出一些成就。所以他給自己列出了13項美德,包括節制、節儉、勤奮、真誠、冷靜等等。

他弄了一個小冊子,每周重點選取一個美德進行修煉,每天進行對照,看自己是否嚴格遵守修煉這個美德所需要的要求。每13周一個循環,而1年下來,他就能完成4個循環。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他做得并不好。但他每天都會反省自己,之后再監督自己,這樣日復一日的重復,他發現自己在為人處世和舉手投足之間,都有了根本性的變化。

每天的自我監督和自我反省,讓他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而這些養成的良好品德也幫助他在後來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富蘭克林通過自己每天的自省,完善了自我。

而有意思的是,清朝大名鼎鼎的重臣曾國藩,也給自己列出了12項美德,每日刻苦修煉。

在他年輕時,他是個不務正業的人,而且也沒有特別開闊的心胸。他其實也知道自己身上的陋習太多,因此也很想改變自己。

在他三十一歲那年,他就給自己定下了每日十二條必修課,包括早起、讀書、保身、練字等等。

之后,他就每天堅持按照這12條來修煉自己的人生,每天他還會寫日記,回憶一天的言行,對自己進行深刻的反省。

每天對這12條的堅持,對自己的每日自省,他讓自身的內在修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也在后世名揚青史。

觀察自己和研究自己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對自己做的每件事都進行總結,這樣會更好地去幫助我們進行反思。

審視自己存在的問題,看到問題的關鍵所在,好好去調整修正,才能真正突破自己。

不斷自省,去掉人生道路上的各種障礙,讓自己的生命不斷獲得新生。

02

自省,給自己賦予能量

「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

——德國抒情詩人海因里希·海涅

自省,也會給自身帶來極大的能量。

有時候,當你完成一次自省,你會從內心深處覺得輕松,甚至一股新生的力量在你體內生長。

齊白石88歲的時候,詩人艾青帶著一幅他早年的畫作,請他來辨別真偽。

齊白石一看,確實是自己的,于是他提出拿現在的兩幅畫作來換回這幅作品。

誰知道艾青趕忙把帶來的畫作緊緊抱在懷里,還說就算齊白石拿20幅現在的畫作來換,他也不干。

等艾青一走,齊白石反思了許久,他意識到自己幾十年前的畫,比現在畫的好多了。

從這天之后,齊白石便重新從最基礎的描紅開始畫起,每天苦練,絲毫不敢松懈。

這樣刻苦勤奮的精神,讓他晚年畫的作品,繼續獲得了人們的喜愛與尊重。

齊白石通過自省,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重新出發,也讓自己的晚年生活得到了煥然一新的改變。

日本著名的企業家稻盛和夫,每天也會進行真誠的自我反省。

他有一個特別的習慣,每天都要對著鏡子反省。

他會在鏡子前看著自己,把自己前一天的事情像過電影一般在腦海里過一遍,回想自己是否有不當的言行,或者是犯了什麼錯誤等等。

如果他發現有,他就會對著鏡子大聲道歉。而這個習慣,被他保持了30年之久。

這樣的自省,讓他磨煉了自己的心靈,提升了境界,也充滿力量。

每天這樣審視自己的行為,更讓他收獲了事業和人生的雙成功。

自省,是非常有價值的一件事,它不但能讓我們少走彎路,更能讓我們從中汲取新生的能量。

當我們在自省的過程中,往往會打開一種新的思維,而這種新思維會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境界與格局,成就更好的自己。

03

自省,讓我們做好情緒管理

「你和幸福僅有一個想法的距離,你和悲傷也僅有一個想法的距離,其中的關鍵點在于思想。」

——英國作家邁克·尼爾

自省,有時候能讓我們對自己的情緒做好一定的梳理,不再那麼浮躁和焦慮。

著名的廣告人李欣頻就曾經因為自省,讓自己「燒傷」的情緒獲得平靜。

在幾年前,她在武漢酒店授課期間,使用的打火機突然自爆了,燒傷了她的頭髮和臉。

她趕緊奔向醫院,途中也是各種忙亂和抱怨。

但這時候她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上問題太大了,于是她對自己進行提問。

她反思現在在干什麼,為什麼發生了這樣的事等等。

最終,通過一系列的反思和梳理,她把憤怒與恐懼轉化成了愛,并得出了結論:她感謝此刻的自己還活著,并祝福所有病人一起變好。

就這樣,她將自己被燒傷時的不良情緒徹底消化掉了,并且還擁有了心靈上的新收獲。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也因為孩子的調皮行為被逼到情緒爆炸。

這種時候,父母們可以先深呼吸,讓自己冷靜幾分鐘,對自己進行一次情緒上的自我問答。

一定要先去處理情緒,再去處理問題。

父母們可以問問自己孩子通過這件事想告訴你什麼,想讓你看到什麼?如果孩子的行為是你引起的,那麼源頭在哪里?最后,你學到了什麼?你要感謝什麼?

當你不斷這樣進行反思問答后,你就會慢慢地從不良情緒中抽離,從這件痛苦的事情中學到不一樣的東西。

我們可以通過自省,與情緒去做朋友,積極面對,讓這些情緒為我們所用。

通過自我對話,我們可以一直在對自己的問題里去探索答案,更深層的回答一定會浮出水面。

自省,會讓我們管理好情緒,并擁有新的領悟。

自省,會讓我們真正看清自己,也能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強大。

自省,會讓我們在人生道路上不斷去調整方向,去往更加美好的道路。

自省,會讓我們自身不斷更新,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