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不給你的朋友圈點贊的人,可能表明了三種「態度」,最好是遠離

li李 2023/03/01 檢舉 我要評論

01

通過朋友圈去了解親戚朋友的生活,已經變成了一種習慣。

雖然,現在的人發朋友圈少了,但是習慣仍舊存在。畢竟,大家生活在不同的城市,能夠聚會的時間很少。逢年過節,很多熟人,也見不上面。

閑來無事,發個朋友圈,互相點個贊,表示「我看到了,我在乎你」。雖然,沒有人明說,得到了點贊,讓自己很開心,但是內心的愉悅,確是存在。

可是,你總會發現,有那麼一些人,從來不給你的朋友圈點贊,但是他們自己卻在發朋友圈,并不是好幾天都不看朋友圈的那種人。

不給你點贊的人,看起來很奇葩,其實給出了三種態度,不管關系多好,都要遠離。

02

第一,「一直瞧不起你」:他早已把你當成陌路人,認為你毫無價值。

如果你在職場上混,就會發現這樣的現象:上司發的朋友圈,很多人點贊,普通員工發的朋友圈,點贊數量少一些。

雖然我們都反對「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但是趨炎附勢的現象,沒有辦法杜絕。

點贊是別人的自由,你不可能去阻止;不點贊,也是別人的自由,你不能強求別人。

你要明白這樣的道理:「不給你點贊的人,不是不喜歡點贊,而是他們給自己喜歡的人點贊去了。」

人際交往,在很多方面都是利益的交換關系。別人給你點贊,表面上是「不求利益」,但是內心深處,總想從你這里,得到什麼好處。

點贊,代表了「他的討好」,不點贊,就應該反過來看,就是說「討好你的多余的」。

我的一個朋友小軍,五年前,在東莞打工。夜里加班到十點鐘,然后發個朋友圈。點贊的人很少。

去年,小軍在朋友圈里說:「我當主管了。」

很快,小軍的朋友圈里,有一大群人點贊。尤其是幾個外出打工的親戚,不僅點贊,還發微信消息,表示祝賀。也許下一步,有親戚會用電話聯系小軍,讓他介紹工作了。

「細節決定成敗」,一個很小的動作,也能說明很多的問題,放大來看,和人生有很大的關聯。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如果你是一個現實的人,估計對那些趨炎附勢的熟人,不會很熱衷。因此,你在人生很好的時候,應該悄悄遠離那些從來不點贊的人。正所謂,你做初一,就別怪我做十五。

03

第二,「心懷嫉恨」:認為你超越了他,太可惡了。

《嫉妒心理學》里有這樣一段話:「競爭和嫉妒是表里關系,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勝出,又不想同級別的人勝過自己。」

說白了,一個人的骨子里,常常這樣想:自己要越過越好,但是又見不到別人好。

如果你非常優秀,而親戚朋友卻沒有辦法跟上你,自然就會被大家排擠。

「螃蟹定律」告訴我們,一個群體里的人,誰都不希望別人脫群,走出不一樣的路。萬一有人要脫群,后面的人就緊緊地拉著。

點贊,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鼓勵」。被鼓勵的人,會越走越順,越飛越高。如果低層次的人發現了這樣的規律,就會減少點贊,甚至會留下「令人反感」的留言。

英國詩人蒲柏說過:「妒忌奴役著卑微的小人,卻喚起學者或勇者的競爭。」

我們要做一個越挫越勇的人,就算自己的朋友圈里,沒有人點贊,也不要灰心,而是獨自前行,讓身邊的人仰望自己。

04

第三,「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從來沒有認可過你,但是把情緒藏在心底。

春秋時,孔子是儒家的代表,桃李滿天下,贊譽無數。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還有人認為,他已經成仙了。

按理說,兩個高手,可以「英雄惜英雄」,但是他們的關系,卻不是這樣的,而是互相抬杠。

《太平廣記》里有一個故事。

孔子派了得意門生子貢去拜訪老子。老子說:「你的老師叫孔丘吧,他要是跟隨我三年,我就教一教他。」

之后,孔子去拜訪老子。他說:「我在宣傳仁義。」

老子說:「所謂仁義,就是一種蠱惑人心的東西,讓人心煩意亂。你看鴻鵠,從來不要清洗,羽毛也是潔白的,烏鴉就是天天去洗澡,也是黑的。一切都是天然的,你的宣傳,適得其反啊。」

老子認為,一切都是無形的,不要刻意去打擾、追捧。

顯然,老子和孔子鬧得不太愉快,但是他們都值得我們尊重。他們只是不同路而已,各自都有道理,都有成績。

同理,你的朋友圈里,總有一些人,本來不是同路人,但是卻在某些場合,認識了;或者有些親戚,大家三觀不合,但是礙于面子,不得不在朋友圈里見面。

好友列表里,不是所有的人,都和你從事同樣的工作,和你想的一樣的問題。

如果別人的想法和你不一樣,還有沖突,不一定是你錯了,而是你要拒絕和他交往了。不要因為他的想法,妨礙了你的人生發展。

朝著東邊走,會遇到陽光,朝著西邊走,也會。你的路,不一樣,但同樣的「好路」。

05

如果別人從來不給你點贊,會有哪些征兆呢?

其一,他已經屏蔽了你,而你卻沒有屏蔽他,兩個人的設置是 不對等的。

其二,他會說一些酸不溜秋的話,讓你很不愉快。

其四,他和你聊天的時候,愛理不理的,早就沒有把你當一回事了。

網絡里的人,如果沒有網絡外的聯系,那就別當一回事了。來源于網絡的人,終究要還給網絡。

最好,你要學會孤芳自賞,就像深谷里的蘭花,沒有人欣賞,但是不妨礙自己盛開。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