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過,這是一個感情極度冷漠,而物欲特別膨脹的年代。
以往談到感情,我們還會說「有情飲水飽」。如今我們談到感情,第一時間就不屑,認為「感情不值錢」。
人,為什麼會愈發活得冷漠呢? 因為「胡蝶效應」的影響是巨大的。他感情冷漠,傷害了身邊人。身邊人也會心如死灰,從而變得薄情起來。
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如此裂變傳播下去,人們對于感情就不會有任何的好感,那整體環境也變得冷漠無情了。當然,物欲的膨脹也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剛開始,人們只對外人感情冷漠。 如今,人們逐漸遠離了親戚、兄弟姐妹。可以說,現代人有「獨居」的傾向,而「群居」的傾向減弱了。
如果你跟親戚、兄弟姐妹逐漸疏遠,那就說明了這四個問題。
一、金錢和家產,讓親情逐漸變質。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在金錢名利面前,所有的感情都顯得不堪一擊。
以往信誓旦旦的承諾,如今的金錢面前,竟然不算數了。以往維系了十幾二十年的親情,如今在家產面前,竟然變得毫無意義了。
古時候,皇室當中的皇子們,會為了皇位而爭個你死我活。 在今時今日,家庭中的親人們,也會為了長輩留下來的家產而爭個你死我活。
所謂「親兄弟,明算賬」就是這個道理。或許,說明算賬,已經算是說得比較輕了。在現實當中,不少人還會拳腳相向,甚至以命相搏。
有心理研究者認為,人類會因為貪念的膨脹,對于物質的執著,而改變個人的理性。
直白一點來說就是,人性會被物質錢財所改變。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會放縱自己的欲念,失去了原本對于感情的純粹追求,只剩下冰冷的追名逐利的念頭。
二、相互傷害,讓人們對某些親人無感。
在這個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怨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喜歡。 所有的怨恨和喜歡,都是有原因的。
你對他好,他也對你好,雙方相互妥協,相互尊重,那關系就平衡了。在平衡的關系當中,我們才能對親人以及親情,產生一定的好感。
反過來, 你對他好,他對你不好,還來算計你,讓你吃虧受苦,那關系就失衡了。面對這失衡的關系,又有誰能一直忍讓下去呢?忍無可忍,那就無須再忍了。
不論是跟外人的關系,還是跟親人的關系,本質就是一樣的,要麼相互付出,要麼相互傷害。前者,增進了感情。后者,讓親人反目成仇。
比如, 你的某個親戚,借了你的錢,還一直拖著不還。你去催他還錢,他還道德綁架你,說你不重視親情。如此,你還會對他心存期待嗎?
人之感情,終究會在現實的磨洗當中,逐漸變得淺薄起來。這,便是骨感的真相。
三、各奔東西,讓時間磨滅了感情。
《增廣賢文》中有言: 「小時是兄弟,長大各鄉里。」
小的時候,我們還是相互玩耍的兄弟,感情特別好。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們需要外出工作了,便各奔東西,多年未見了。
哪怕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偶然碰一次面,也早已無話可說了。 一來是找不到話題,二來是關系如同陌生人,不知道該如何聯絡感情了。
就拿農村的兄弟姐妹來說,你需要到這座城市打工賺錢,他需要到那座城市打工賺錢,雙方的交際圈子不再相同,那感情自然就變得淡薄了。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毀掉感情的是,是時間。讓你走出痛苦的,也是時間。這世間所有的人與事兒,都會在時間當中沉寂。
有些人,也許在各奔東西的那一刻,就已經成為陌生人了。對此,我們就不要過分糾結了。為他們,也為自己,送上最真誠的祝愿就好。
四、攀比心過重,毀了僅剩的親情。
逢年過節回到老家,看到親朋好友, 別人第一時間不是跟你客套,而是問你賺了多少錢,有沒有買房子,開什麼系列的車子。
聽到這些話,你會覺得很突兀,自己賺到多少錢,有沒有房子,跟這些親朋好友一毛錢關系都沒有,為什麼對方非要來打聽呢?
等有所經歷了,你才徹底明白, 一切都是人之「虛榮心」和「攀比心」在作祟。攀比心過重,虛榮心過重,就會讓人愈發市儈,特別勢利眼。
跟這些「勢利眼」太重的親朋好友相處,那是特別難受的。因為別人重視的,并不是你這個人,而是你所擁有的物質錢財。
你有錢,別人就不希望你過得好, 產生了「見不得人好」的心態。你沒錢,別人就落井下石,讓你感受到被至親傷害的痛苦。 所謂「恨人有,笑人無」就是這個道理。
現代人早已壓力山大,那他們跟這些勢利眼的親朋好友逐漸疏遠,也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