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多少人一度認定自己深愛的人,只要和自己走進了婚姻,就是自己一輩子可信賴、可依靠的避風港。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自己的各種吃定、確信后,無數次悲哀地獨自舔傷。
這個世上,凡事都是相對而生。有幸,就有不幸。有黑,就有白。
當他人的遭遇還沒在自己身上發生時,千萬不要胡亂指點江山,尤其不要輕易勸人大度。
因為,妳并不知道,在受傷人的心中,妳的言行,會以怎樣鋒利的形式,把受傷之人再一次推進深淵。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便是這個道理。
《自在獨行》的作者,曾寫道:
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只有這樣,人才可以說,我這一生不虛此行。
然而,世上并非是所有自己喜歡的事,都值得去堅持。「不虛此行」四個字,往往是懂得愛自己的人,才能被胸有成竹地說出口。
提及愛自己,似乎太多人涉足感情之后,就忘記了什麼是愛自己。以至于,完全確信、完全心不設防的盲目「高估」,便成為了一個人最為常見的悔不當初。
在這個現實的當下,無論是高估自己,還是高估他人,都是愚昧的、不可救藥的「幼稚」。
現實生活中,所有的人與人之間的悲喜都不相通,喜樂均是一場自渡的修行。
一個人,對關系的高估,就是對自己的高估。而失望,則往往緊隨高估之后到來。
人們常說,要感謝經歷讓自己成長。可是,成長若是被感情關系里的負面經歷來輔助完成時,人性就是最好的推手。
假如,一個人在中年時,終于不再對枕邊人期待太多,而學會了愛自己,那這個人一定是在看透人性之后,才明白:
曾經高估了自己、高估了枕邊人,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自欺欺人」的不自知。
高估枕邊人,是中年之時,看清人性的「戳心事」!
感情關系,最不容易接近完美,尤其如下兩個人性的真相,妳若悟透了,妳就不會再被自己錯誤的期待消耗了:
第一:就算是枕邊人,仍然逃不開「妳是妳、我是我」的事實
「快樂來了,最快樂的是自己。 苦難來了,最苦難的也是自己」,《自在獨行》中的這句話,真的是戳心又現實。
很多人身處感情之中時,就很容易超負荷付出,格外高估自己在枕邊人心中的地位,格外高估枕邊人對自己的共情。
實際上,就算是曾經山盟海誓的人,成為了同床共枕的夫妻,也同樣是獨立的個體。共情這件事,是最為稀有的事。
換句話說,一個人高度評價自己對他人的共情力的同時,他人也并沒有感受到多少被共情。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被共情」心理,都只有自己在和自己相處時,才能完成的事。可世上,哪有第二個自己呢?
向外求,從來都沒有向內求有實際意義。
兩個從前各自獨立生活20幾年甚至30幾年的人,再後來的結合中,免不得有自己的個性。相互之間的不相融,其實是各自真實自己的展現。
哪有誰變了,只有在人性面前,誰更愿意改變自己去迎合對方。當這種改變沒有同頻時,人的失望就來了。
為什麼身處感情關系里妳會失望?那是因為,妳總覺得自己改變、自己付出,對方就理所應該也這樣做。
然而,對方對妳的共情和了解以及理解,會深受從前沒有與妳結合時的幾十年影響,根本不可能真正做到「理想」狀態。
妳希望枕邊人做什麼,正確表達訴求,但是不要因為妳表達了訴求妳就期待更多。更不要用改變對方和掌控對方,來使得關系獲得平衡。
感情經營需要正向引導,更需要一個人多數時候的自我內求。這樣,失望才會更少,和另一半之間,也會因為期待少而少失望。
人,也就自在多了。
第二:婚戀關系多變的當下,依賴、依附,是自我苦痛的根源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容易,但過程恩愛如初難。
很多中年人的婚姻,用一地雞毛都不足以形容它的糟糕了。兩看生厭、無性、無分享、無分擔、背叛……
最初的甜蜜,遇上柴米油鹽后的感情變數,就會讓人無法承受。
常聽聞人說,遇到了糟糕的一切境遇時,只要妳懂得愛自己,就會在及時止損后成為救贖自己的大英雄。
可是,有更多的中年人,就是因為把期待太多投放在枕邊人身上,無論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過多依賴枕邊人。
以至于感情一旦發生了變故,人就跟著徹底一蹶不振了。
總有人評價這樣的人,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代言者。可真正事情落到自己身上的時候,才明白:
愛的是從前的那個眼前人,放不下、舍不掉、狠不下心的是自己的心有不甘與委屈。
在這個美好又遺憾的世界里,妳我皆是自遠方而來的獨行者!
不到最后閉眼的那一刻,我們永遠都不要太高估枕邊人,也不要高估自己。唯一能做的,是在有限的生命中,在合理的自私中愛自己。
當妳真的不再刻意依靠、依附誰的時候,哪怕是遇到了婚戀關系的變故,自己也沒那麼難面對了。
不管是對身邊人的眼見還是耳聞,也不管是自身經歷,人到中年時的高估枕邊人,其實也并非完全是不幸的壞事。
畢竟,獨立能力,是一個人一生最大的財富和底氣。
人這一輩子,莫說是枕邊人,就是一起長大的兄弟姐妹,就算是最好的朋友,還不都是過客?
隨著時間的篩選,能真正悲我們所悲喜我們所喜的人,很可能到最后才發現只是個「零」。
其實,人一生的自在,是和自己相處、和自己握手言和。
「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十年里,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
當我們看透了人性,識得了人性之后,終于懂得不再對外期待——最重要的是,不再高估枕邊人之后,我們才能真正獲得那份源于心底的自在。
—End—
話題討論:妳認為,人到中年,該如何經營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