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心理學家說過,人對于虛榮的執著,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
每一個人的骨子里,都銘刻著這麼一種特性,那就是「虛榮」。這種虛榮,不僅是為了面子,更為了那內心的滿足。
因為人并非活在社會的孤島里面,而是活在群居的集體當中。如此,他們強調自我的重要性,強調自我的優越感,就是一種常態。
而他們怎樣去展現自己的優越感呢?最為直接的一種做法,那就是從裝扮自己的「外表」做起。
而裝扮外表,他們所要憑靠的,就只能是「配飾」而已。
對于「配飾」,你到底有著怎樣的看法呢?其實配飾就是提升人生活儀式感的事物,它的存在,只會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可生活中,大多人都對配飾有著獨特的追求。
有些人不是今天穿金,就是明天戴銀,反正就是沒點金銀在身上,就會顯得特別不自在。
而有些人則是每天都「輕裝上陣」,也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待自己,反正就是自己怎麼舒服怎麼活。
大多人都會對那些不喜歡穿戴配飾的人感到疑惑,怎麼這些人,他們能做到不對金銀首飾的穿戴感興趣呢?其實,這源于他們有這三種「異于常人」的心態。
討厭穿戴配飾的人,都對「極簡生活」有追求
在以往那個發展較為緩慢的時代里面,其實大多人都喜歡復雜的生活,認為生活越復雜,就是自己越有錢,越有本事。
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社會環境和生活情況愈發變得不可測的時候,大多人的觀念也就會發生一定的變化。
這種變化,就是他們從「復雜」的生活追求轉變為對于「極簡生活」的崇尚。
何為「極簡生活」呢?那就是極度簡單,沒有任何繁瑣事物的摻雜,而是讓人感到清靜的舒適化生活。
可以說,這種理念的來源,跟千年前老子所提倡的「大道至簡」思想是分不開的。
那些討厭穿戴配飾的人,可能他們就是極簡生活的支持者。在他們眼中,穿戴配飾過多,對于自己而言,不過是讓原本簡單的生活變得復雜而已。
試想,本來你可以瀟灑便捷地走一遭,而如今卻要拖著一堆閃閃發光的不必要的事物,這根本就是一種自尋煩惱的行為罷了。
討厭穿戴配飾的人,都不喜歡過分麻煩的行為
在人的天性之中,其實人是特別懶惰的。
用心理學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人類都不喜歡讓自己都感到麻煩的事物。
就像是人們去干工作一樣,如果他們不是有著生存和自尊上的需求,那麼他們寧可閑居在家,也不愿意折騰自己。
同樣的道理,為何有些人那麼討厭穿戴配飾呢?就是因為他們都不想讓配飾干擾了自己的惰性,從而影響了他們的日常行為。
想想看,生活每天都有那麼多的事務要處理,要是人再自己給自己招惹不必要的事情,那麼這個人將會活得很揪心。
假如你出門的時候,就要戴個手鐲,戴條項鏈,然后再給自己配個手表,別個胸針,那麼多的裝扮流程下來,又有誰會感覺不麻煩呢?
另外,當你回到家之后,你還得一件一件地脫下來,這才是最為麻煩的,也是讓人感到痛苦的。
本來自己在外工作就那麼累了,回到家恨不得一覺就睡到大天亮,如今還得慢慢地脫下配飾,這根本就是自找麻煩。
有這種想法的人,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有厭惡穿戴配飾的想法,這是人性的必然。
討厭穿戴配飾的人,為人處世都較為低調
在這里,有這麼一個問題,為何有些人會不嫌麻煩,而是去穿戴配飾呢?
就是因為這些人的骨子里面都留存著想要「顯擺」的特性。他們為了在別人面前展現自己,炫耀自己,從而收獲到面子,滿足內心的虛榮感。
穿金戴銀,就是為了能夠讓別人知道他們的財富和實力,用那閃閃發光的金屬來證明自己的底氣和價值。
可以說,這些人的性子都是較為「高調」的。
相反,那些不怎麼喜歡穿金戴銀的人呢?他們往往是「低調」的支持者。
一個人的低調,有些時候不僅體現在這個人的言行舉止上,還體現在這個人的穿戴上。
有些人,他們盡管很有錢,可就是喜歡隨便穿件襯衫,穿條牛仔褲,戴個手表就算了,其余的配飾,他們一律不穿戴。
從外表上看,也許他們是較為簡樸的。但是,他們的內心卻是較為滿足和充實的。
在他們眼中,做人就不該那麼高調,而是要低調行事。況且,怎麼開心怎麼活,這才是人最為主要的活法,要是總是為了別人,為了面子而活,這終究是令自己感到不自在的。